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專業推薦 作者序 廿一世紀的「亞洲主義」 導論 1 脣齒相依:與日合作的響應和排斥 維新派的策略性親日 亞洲主義團體在中國興起 親日報導的翻譯 《時務報》內提倡與日結盟的中國聲音 翻譯種族、民族和自由主義 經翻譯後複雜化的樽井亞洲主義 小結 2 輔車相依:日本中華街的儒家亞洲主義 維新派與東亞同文會 創辦大同學校 中日菁英合作與大同學校 山本憲與維新派 徐勤:大同學校校長 大同學校與多層身分認同 小結 3 同文同種 十九世紀末中國的人種論述 人種與種族戰爭 黃禍論 顛覆黃禍論 同種與異種 人種與反滿民族主義 劉師培與〈中國民族志〉 陳天華、《民報》創始與「黃金十年」的終結 革命派始認識印度 亞洲和親會 小結 4 亞洲人的亞洲:東方文明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杜亞泉主持下的《東方雜誌》 《東方雜誌》的譯者 《東方雜誌》所見的歐戰 杜亞泉與文明 建立二元論,定義中國與東方 衝突——人種戰爭或文明鬥爭 東西文明之調和 文明領導地位與大亞美利加主義 小寺謙吉的大亞細亞主義——日本統治下的東方文明 小結 5 邁向大同:李大釗與世界主義式區域化 新亞洲主義與新新亞洲主義 亞洲領袖以及民族主義與亞洲主義的交織重疊 托派國際主義 李大釗亞洲主義面臨的世界主義批評 新亞洲主義再闡明 小結 6 王道:孫中山重塑的亞洲概念 從史學角度重探孫中山的亞洲主義 孫中山早期的亞洲主義傾向 孫中山的亞洲主義演講:日本領導下的策略聯盟 一九一三年國民黨推動亞洲合作 矛盾與延續——孫中山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一八年間的思想演變 一九二四年:日本還是亞洲國家嗎? 日本外褒貶不一的反應以及民族主義議題 小結 7 弱小民族:在上海和北京組織團結亞洲的力量 國際聯盟的失敗 五卅運動後的京滬知識分子 北京的亞細亞民族大同盟 上海的亞洲民族協會 亞細亞民族大會 亞洲因應國際聯盟之道:全亞細亞聯盟 媒體反彈與轉向弱小民族 小結 8 民族國際:以亞洲領袖自居的國民黨 中國與新亞細亞的侷限 弱小民族——重新認識殖民處境 中國的家父長主義與亞洲老大哥 論民族國際 領導弱小民族的國民黨 更優秀的文化 中國的「亞洲主義」與日本的「門羅主義」 小結 9 共存共榮:戰時政治宣傳以及與日本和平共存 歷史學家如何爬梳史料? 正統性與合作——建立南京國民政府 汪政權如何利用亞洲主義與王道? 新國民運動與東亞聯盟 「宣傳部」及其出版品 小結 結論 謝詞
作者簡介 史峻(Craig A. Smith) 史峻博士的研究聚焦於中日思想關係與翻譯史,目前任澳洲墨爾本大學翻譯研究學系副教授。代表著作為《中國的亞洲主義》,主編之專書為《佔領的譯文:日本侵略中國,1931–1945年》(Translating the Occupation,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2021年)。二○一○年於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並於二○一四年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獲得博士學位。 譯者簡介 韓絜光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人文科普書專職譯者。譯有《未來的戰鬥》、《先勝心態》、《男孩、鼴鼠、狐狸與馬》、《從不說謊的男孩》、《牛津植物學家的野帳》等。漫漫翻譯路上,感謝有音樂與大自然。 林紋沛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歷史學系碩士。著有《行旅致知:李仙得、達飛聲等西方人建構的台灣知識(1860–1905)》、《跨越世紀的信號3:圖像裡的臺灣史(18-20世紀)》(合著)等。 現為專職譯者,喜歡翻譯時的靈光乍現,譯著有《從彼山到此山》、《版權誰有?翻印必究?》、《萬事揭曉》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