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田島木綿子
國立科學博物館動物研究部脊椎動物研究組首席研究員。筑波大學大學院生命環境科學研究科副教授。博士(獸醫學)。
1971年生。日本獸醫生命科學大學(原日本獸醫畜產大學)獸醫系畢業。大學期間對在加拿大的溫哥華看到的野生虎鯨(殺人鯨)著迷,立志要成為海洋哺乳類的研究者。在東京大學大學院農學生命科學研究科取得博士學位後,先擔任同研究科的特定研究員,於2005年起以美國的海洋哺乳動物委員會的客座研究員身分,在德州大學醫學院及海洋哺乳類中心進行研究。2006年在國立科學博物館動物研究部任助研究員,直至現職。運用獸醫病理學的知識,在日本各地進行海洋哺乳類的擱淺個體的解剖調查及博物館的標本化作業。除了幫雜誌撰稿或是審訂以外,也因直率開朗的個性而經常受邀上電視或演講。
總審訂有《海洋哺乳類大全》(綠書房),共著有《海豚的解剖學》(NTS 出版)、《續鯨豚學》(東海大學出版部)。
審訂者簡介
楊瑋誠
【現職】
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學系/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 合聘教授
中華鯨豚協會 監事, Taiwan Cetacean Society
【簡歷與研究方向】
畢業自台大獸醫學系,領有獸醫師執照,於台大獸醫學研究所取得碩士學
位,於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師承周蓮香博士,博士論文方向為瓶鼻海豚組織相容性複合體變異與演化。
研究方向為「鯨豚生態保育醫學」領域,致力於結合獸醫學與生態演化學,展開跨領域與跨國研究計畫,目標為研究鯨豚疾病生態學與海洋環境衝擊,並將研究成果轉換為鯨豚保育策略與維護海洋及人類健康建議,研究領域包括鯨類之環境銀污染調查與機制分析、細胞激素基因表現用於動物福利與環境緊迫研究、鯨豚麻疹病毒感染病因學、鯨豚肌紅蛋白單株抗體與檢測試紙研發、台灣海域白海豚皮膚病灶之多年期調查、鯨類動物遺傳學分析、鯨類臨床診斷技術、鯨類免疫功能與環境之關係、鯨豚聽力生理生態學與環境衝擊等。
譯者簡介
張東君
臺灣大學動物系、動物所畢業,京都大學理學研究科動物所博士班結業。現任臺北動物保育教育基金會研究員,身兼科普作家、推理評論家。
第四十屆金鼎獎兒童及少年圖書類得主,第五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 少年組特別獎翻譯類得主。著作有《動物勉強學堂》、《象什麼》、《屎來糞多學院》、《是誰把驢子變斑馬?》、《大象林旺是怎麼到動物園?》、《獺境冒險:跟著大福闖天下》等,譯作有「屁屁偵探」系列、「法布爾爺爺教我的事」系列、「蟲蟲週刊特別報導」系列等近300本,目標為「著作等歲數,譯作等公車」。
寫作的靈感除了平時觀察動物以外,還有演講時的小朋友提問及逛動物園時看到的遊客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