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當我看到丹麥那如亂砌積木的護老院, 想起的是香港新聞報道中可怕的長者安老院舍; 墨爾本自種自吃的咖啡店,讓我掛念幾年前香港曾經流行的天台農莊; 因發展鐵路而引發的倫敦墓碑搬遷歷史,跟我曾經接觸的小農逼遷事件,荒唐程度不遑多讓; 當香港古蹟一幢接一幢倒下,假若真的沒能留住,是否能夠參考東京江戶建物園的做法,把它們原封不動地搬進戶外博物館,作為文物紀錄? 在我意識不到的時候,香港已經悄悄地成為一個人,一位跟我一直同行的旅伴,一起經歷、沉澱、思考、轉化。// *此書為《知埞——在他方想望這城》的全新增訂版 本書特色 -作者以世界各地的第三空間為切入點,探討一座城市的無限可能性,同時把想像延伸至香港,令大家反思我城的美麗與荒謬 -用城市規劃、建築、設計美學寫成的旅遊文學,擴闊讀者對旅遊的眼界和深度 -此書為《知埞——在他方想望這城》的增訂版,加入10篇新文章 好評推薦 「無論是城市、建築、人,還有咖啡店裡的器皿、咖啡豆,或是公園裡的草木,在他筆下都有了靈魂。那些被多數人視為理所當然的日常景致,經他觀察,都變得分外美好而值得被記住。」——阿冬 《哪怕天色再暗》作者、底片攝影師 「堆填區都可以好有美感;風暴後倒下的大樹可以變成寺院小咖啡店;停車場都可以讓人驚豔。陳傑相機的濾鏡不只是畫面的唯美,更是用心認識過後的storytelling。」——貓珊 繪本創作人
。推薦序 阿冬 。推薦序 貓珊 。序 。建築 建一座聖殿,紀念一個人—管風琴教堂 要有光—東京聖瑪利亞主教座堂 美麗是一種尊嚴—Ørestad Plejecenter 哈爾移動城堡—Tietgenkollegiet 無限溫暖的黃—Nyboder黃屋 沙灘一點藍—Bellevue Strand 地下蘑菇城—Mad Max Car Park 草屋根與螞蟻窩—La Collina 怪臉屋—京都顔の家與札幌中島公園 京都荒屋變形記—itonowa 有屋就有人—大阪北加賀屋 如果湖會說—西澳大學Reflection Pond 不孤獨藍屋—Crawley Edge Boatshed 。咖啡館 公廁好香—The Attendant 寺廟咖啡禪—淨仙寺松楓亭 咖啡店人間—ニンギン商店 某年某月某黃昏—Market Lane Coffee 在荒地栽種社區—Rudimentary 當風景成為餐桌—WIFE&HUSBAND 20+與60+的咖啡夢—PNB Coffee & Sunday zoo coffee tasting stand 荒廢學校咖啡香—TRAVELING COFFEE &前田珈啡明倫店 富士山下—Capoon 禮儀之必要—蕪木、手音 。喫茶店 優雅這樣練成—松下記念館 琥珀女王傳奇—Café de L’ambre 老得甜美—近江屋洋菓子店 1947的宇宙狂熱—喫茶マヅラ 當時的月亮—ぱるふあん 爵士樂魂不老—Jazz喫茶マサコ 。公園 垃圾堆上栽種山—莫埃來沼公園 看姆明,不如成為姆明—あけぼの子どもの森公園 最後的大象—赤城兒童公園 六本木泥土富士—Tokyo Midtown 公園聯合國—Superkilen 夏日城市泳棚—Havnebadet Fisketorvet
作者簡介 陳傑 記者,攝影師。無論身處何地,一直觀察與記錄,關於建築、小店、空間以及人。文字及照片散見於AndThen.hk、Popticket PProject、Pinkoi 「設計誌」及 PMQ 元創方「設計號外」。同時經營生活選物店knowhere,努力尋找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chan_kit @youknowhere 已出版著作: 《香港知埞》(2023) 《知埞——在他方想望這城》(2020)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