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等式資本主義的勝出:人人平等的社會核心價值,透過新政治與勞動體制變革,驅動創新經濟
|
|
Varieties of Liberalization and the New Politics of Social Solidarity |
|
|
|
|
|
|
|
|
ISBN |
9789869861229 |
定价 |
NT450 |
售价 |
RM70.30 |
优惠价 |
RM62.57 *
|
作者 |
凱薩琳.瑟倫
|
译者 |
盧靜 |
出版社 |
經濟民主連合
|
出版日期 |
2021-03-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68 页. 21.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怎樣的制度,才能真的讓人在工作中獲得自由?
怎樣的制度,讓國家可以在快速變遷的世界,
保持產業競爭力,同時維持平等?
怎樣的制度,能夠利用資本主義,來逐漸實現進步價值?
凱薩琳.瑟倫(Kathleen Thelen)針對當代西方資本主義的演化,跨國比較政治經濟,分析經濟全球化時代的西方三種資本主義:
自由放任式 —— 如美國,獨厚資方,工作風險由個人自行承擔
協商式 —— 如歐陸德國,照顧核心製造業的利益,犧牲服務業的工作者,形成貴族工會與邊緣勞工的兩極分化
平等式 —— 如北歐丹麥,國家大力投資個人與家庭,協助青年與婦女取得好工作
並且進一步的探討,人類對於公平正義的渴望,該如何有效結合市場經濟的優越性?
***
現下這個時代,新自由主義的浪潮無法抵擋,每個人都得擔心工作被別國的人用更低的價格搶走;父母一輩穩定的鐵飯碗愈來愈少,低薪的外包和兼職、不穩定的斜槓和接案,都成為如今的就業常態;即便有專業能力可以賺取高薪,面對不斷變化的就業需求也很難無往不利。當眾人不再圍繞圓桌平等相談,自然也就難有團結與共的心思。
這些都是美國,還有學習美國的台灣所遭遇的困境。
雖然工作的選擇變得自由了,但有多少工作能讓人安心生活呢?「人人上大學」的願景允許大家自由探索,但萬一失敗或是走錯了路,和「一試定終身」又有多少差別?探索職涯的時間太久,會不會就此淘汰出局?
本書作者凱薩琳.瑟倫爬梳美國、德國、丹麥、瑞典、荷蘭五個國家的歷史和制度,帶我們看見各國如何面對經濟彈性化的潮流:
➤ 美國撒手不再管制市場,隨人在焱焱日頭下自顧性命;
➤ 德國和瑞典堅守既有的安定體制,慢慢付出社會走向二元對立的代價;
➤ 丹麥和荷蘭則擺脫對過去好日子的留戀,發展出一套讓企業得到彈性、勞工擁有保障的新制度。
在凱薩琳.瑟倫的筆下,我們看見一個平等而團結的社會。
這樣的社會除了滿足產業需求,更重視每個人對生涯的想像。教育是為了培養「帶著走的能力」,系統提供個人不同工作所需專業技能的終身學習資源與管道。沒有人需要擔心選錯科系,因為社會隨時準備著幫人回歸不斷變化的職場。兼職也不是廉價的補充人力,而是福利相當的工作夥伴。
這本書將揭示,從上世紀初即致力實踐人人平等的北歐資本主義,如何戰勝全球化,以創新永續、福利國家模式,在時代浪頭上發光發熱。
這不是空想的烏托邦,而是人們面對挑戰、共同建立的合作體制。事實上,形塑資本主義面貌的,始終是共同體政治下的社會核心價值。市場經濟如同一匹烈馬,究竟是奔向善或惡的境地,端視我們決定讓它為誰服務。
本書與作者獲獎紀錄
◆ 美國政治學會《公共政策研究重大貢獻獎》(Aaron Wildavsky Enduring Contribution Award, 2019)
◇ 德國柏林公共治理學院(Hertie School)《學術研究具有重大公共政策意涵年度卓越獎》(Michael Endres Research Award, 2019)
◆ 美國社會學會(ASA)《比較歷史社會研究年度最佳書獎》(The Barrington Moore Book Prize, 2015)
◇ 歐洲政治研究學會(ECPR)《比較研究年度最佳書獎》(Mattei Dogan Foundation Prize, 2006)
◆ 美國政治學會《年度最佳著作獎》(Woodrow Wilson Foundation Award of the APSA, 2005)
◇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年度最佳研究獎》(Max Planck Research Award, 2003)
專文推薦、導讀
吳啓禎(經民連智庫經濟組召集人)
林佳和(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共好推薦
吳叡人(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
呂建德(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教授/考試院保訓會政務副主委)
林秀幸(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經濟民主連合會長)
林宗弘(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
林敏聰(臺灣大學物理系特聘教授/科技部政務次長)
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富 察(八旗文化總編輯)
葉 浩(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鄭麗君(前文化部部長)
|
|
|
|
|
|
|
|
|
|
|
|
|
|
|
目錄
推薦序 ▍社會之核與歷史之債—從平等式資本主義窺見國家發展的奧秘/吳啓禎
導讀 ▍資本積累與社會團結,自由化與社會平等,如何兼顧?/林佳和
內文暨
作者簡介
序言
第一章 分歧的自由化與社會團結的新政治
一、資本主義的不同類型及其批評
二、解開協商與平等式資本主義之間的纏結
三、變遷路徑的解讀
四、社會團結的新政治
五、以下章節安排
第二章 勞資關係制度
一、美國的勞資關係:簡單純粹的去管制化
二、德國的勞資關係:朝二元化漂移
三、丹麥的勞資關係:鑲嵌式彈性化
四、勞資關係的自由化路徑
第三章 技職教育訓練
一、美國的教育訓練
二、德國的技職教育訓練
三、丹麥的教育訓練
結論:技職教育訓練市場上的不同自由化路徑
第四章 勞動市場政策
一、積極勞動市場政策
二、短工時工作政策
三、勞動市場政策的跨國差異
四、美國的勞動市場政策:從針對性協助到「工作優先」計畫
五、德國的勞動市場政策
六、丹麥的勞動市場政策
結論:勞動市場自由化的路徑
第五章 聯盟重整與制度變遷
一、荷蘭
二、瑞典
第六章 終曲:鑑其過往,平等式資本主義的未來
附錄
參考書目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凱薩琳.瑟倫 Kathleen Thelen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政治學福特講座教授
◆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Max Planck Institute)社會研究永久外部成員
◆ 劍橋大學出版社比較政治學系列總編
◆ 多項榮譽博士獲頒自荷蘭阿姆斯特丹Vrije大學(2013)、英國倫敦政經學院(2017)、義大利佛羅倫斯歐洲大學機構(2018)、丹麥哥本哈根大學(2018)
◆ 美國政治學會(APSA)主席(2017-2018)
◆ 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AAAS) 院士(2015~)
◆ 德國柏林-布蘭登堡科學與人文學院(BBAW) 院士(2009~)
審訂者簡介
吳啓禎
經民連智庫經濟組召集人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經濟學博士
譯者簡介
盧靜
雜學家。為了畢業劇本接觸TRPG,為了推廣遊戲開始翻譯,結果這是我接到的第一本書。喜歡民俗、文學、社會科學,希望透過翻譯,讓讀者用新的視角觀看生活與社會。譯有《操弄》、《下流世代》、《為什麼不平等至關重要》。
譯作賜教:rutkking@gmail.com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