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5757861 |
定价 |
NT450 |
售价 |
RM70.30 |
优惠价 |
RM62.57 *
|
作者 |
王文仁
|
出版社 |
博揚
|
出版日期 |
2018-01-15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90 页. 21.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在臺灣文學史上,1960世代詩人登上文壇的時間,約莫是在臺灣處於全面性變革的1980年代。他們的成長與創作,與臺灣解嚴前後的社會密切互動,在詩風上也相應的具有其獨特性與多樣性。
為了對這個世代的詩人進行深度與廣度的探討,這些年來我有系統地先後完成了陳謙、張信吉、嚴忠政、須文蔚、曾美玲、羅任玲、陳大為、羅葉等八位代表性詩人詩作與詩論的研究,在專書出版前又持續進行修訂與增補。在研究進路上,前五位詩人著重於探討其整體詩創作的演變,後三位詩人則側重爬梳其獨特的詩論與詩類型。尋著本書篇章有意安排的脈絡,我們可以發現,這些詩人對詩與這個島嶼的想像、凝視與追尋,在在都突破了世代本身「新」與「舊」的觀念束縛,也開拓了嶄新的視野。 |
|
|
|
|
|
|
|
|
|
|
|
|
|
|
目錄
序:1960世代詩人的「新」與「舊」
數位時代的抒情詩人:須文蔚詩創作歷程及其文本分析
詩人及其詩謬思:嚴忠政「論詩詩」的理念建構與創作實踐
詩本質的追尋與詩人形象的構建:陳大為及其「論詩詩」
羅任玲自然美學的理論與實踐:以《臺灣現代詩自然美學》與《一整座海洋的靜寂》為中心的討論
生命追尋與島嶼凝視:羅葉詩創作歷程及文本分析
現實的擁抱與詩藝的告白:曾美玲詩創作歷程及文本分析
溫婉抒情,頂撞現實:陳謙詩創作歷程與文本析論
為土地與生活的足印謳歌:張信吉詩創作歷程及其文本析論
《想像、凝視與追尋:1960世代臺灣詩人研究集》各篇發表資料索引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王文仁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現任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創世紀詩社」同仁,曾獲東海文學獎、南瀛文學獎、府城文學獎等,研究興趣廣及臺灣文學、文學史、文學理論、現代詩等。
著有詩集《搭訕主義》、《隔夜有雨》,論著《現代與後現代的游移者:林燿德詩論》、《啟蒙與迷魅:近現代視野下的文學進化史觀》、《日治時期臺人畫家與作家的文藝合盟:以《臺灣文藝》(1934-36)為中心的考察》,編有《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散文篇》(與高詩佳合編)、《島與島飛翔:陳謙詩選(1987-2009) 》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