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坐禪的功效,能使人將浮動的情緒,轉化為清明而平靜的情操。 基於調身、調息、調心的三原則,有用大、小乘共通的各種觀行法,有用內、外道通用的呼吸法,也有用印度及中國的各種柔軟健身法。所以無論何人,只要真的有心學習,最高可以進入「無」的境界,其次可以得定,再次可得身心輕安,至少也能學會一套非常實用的健身方法。──聖嚴(簽名)
自序 第一篇 禪的體驗 不可思議的禪 禪的源流 禪的入門方法 從印度禪到中國禪 中國禪宗的禪 禪的悟境與魔境 明師難遇 第二篇 調琴 捨 調琴 話頭.公案.機鋒.轉語 佛.眾生.無明 輪迴與涅槃 無我的四相 無得失心 禪定.禪.神祕主義 第三篇 禪 前言 佛教的基礎思想 坐禪的功能 從小我到無我 公案 禪病 拜師 師徒之間 第四篇 禪七開示錄 農禪寺第四十期禪七 東初禪寺第五十七期禪七 東初禪寺第五十八期禪七 東初禪寺第五十九期禪七 附錄:禪修疑難解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聖嚴法師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臺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並積極推展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世界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