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8467828 |
定价 |
NT180 |
售价 |
RM28.10 |
优惠价 |
RM25.01 *
|
作者 |
楊莉莉
|
出版社 |
黑眼睛文化
|
出版日期 |
2008-11-30 |
装订 |
平裝. 無. 185 页. 19.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1950年代荒謬主義大肆破壞西方戲劇的語言及結構,繼起的劇作家不得不在語言的廢墟中摸索,重起爐灶。20世紀中葉迄今,歐陸編劇的新方向何在?新視野為何?新的編劇策略有哪些?導演面對突破傳統窠臼之作,該如何是好?
本書以八位劇作家為例,試圖回答這些問題,他們是:探索意識幽微波動的莎侯特,解剖中產階級生活百態的波透.史特勞斯,凸顯劇白音樂結構的戈爾德思,行文如詩歌的拉高斯,再創語言原始悸動的丹尼斯,重現口語能量的米尼亞納,驚世駭俗的許瓦布,交織複聲合調的維納韋爾。
作者簡介
楊莉莉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戲劇碩士,法國巴黎第八大學戲劇博士,現任教清華大學外文系副教授,譯有《戈爾德思戲劇集》〈桂冠〉、《時間與房間》〈唐山〉,最新著作《新世紀法國導演的新展望》〈國藝會網站〉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