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6263935235 |
定价 |
NT450 |
售价 |
RM70.30 |
作者 |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
出版社 |
五南
|
出版日期 |
2024-07-10 |
装订 |
平裝. 全彩印刷. 200 页. 26.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8.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近年來臺灣藏茶風氣盛行,常有消費者對茶葉貯藏過程品質變化與風味的轉化相當感興趣,然坊間未曾出版過針對臺灣特色茶貯藏的相關叢書。
本書旨在透過詳細的科學數據和分析,揭示茶葉在貯藏三年期間下香型及滋味之變化,這些變化包括了感官品質、香氣成分及主成分(含兒茶素等機能性成分),並探討這些變化對茶葉品質影響。這些研究成果不僅對於茶葉貯藏的理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對於茶產業界的實際應用也相對提供寶貴的科學化參考。
臺灣特色茶涵蓋不發酵的碧螺春綠茶、烏龍茶類(部分發酵茶)、全發酵的紅茶,以及新興機能性茶類GABA 烏龍茶,本書針對了11 種臺灣特色茶類撰擬貯藏各論,讀者不論喜好何種茶類,皆可從本書獲得相關有用的資訊。本書另一特點即是以風味輪角度出發,綜整性地探討化學成分變化對於茶葉香氣與滋味之影響。 |
|
|
|
|
|
|
|
|
|
|
|
|
|
|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各論
01 不同貯藏時間之碧螺春綠茶品質及化學成分變化
02 不同貯藏時間之文山包種茶品質及化學成分變化
03 不同貯藏時間之清香烏龍茶品質及化學成分變化
04 不同貯藏時間之凍頂烏龍茶品質及化學成分變化
05 不同貯藏時間之鐵觀音茶品質及化學成分變化
06 不同貯藏時間之紅烏龍茶品質及化學成分變化
07 不同貯藏時間之東方美人茶品質及化學成分變化
08 不同貯藏時間之大葉種紅茶品質及化學成分變化
09 不同貯藏時間之小葉種紅茶品質及化學成分變化
10 不同貯藏時間之蜜香紅茶品質及化學成分變化
11 不同貯藏時間之GABA 烏龍茶品質及化學成分變化
第三章 總論─茶葉化學成分對特色茶感官品質之影響
附錄 材料與方法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創立於民國前9年(西元1903年),原稱為「臺灣總督府殖產局附屬製茶試驗場」。其後迭經改制及改隸,民國57年為加強茶業研究及輔導事宜,促進臺灣茶業發展,奉令改組為「臺灣省茶業改良場」,隸屬臺灣省政府農林廳,並先後設立文山、魚池、臺東分三分場及凍頂工作站;民國88年7月1日改隸中央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組織任務包括培育優良茶樹品種、研究改進茶園栽培及管理技術、茶樹病蟲害及其防治技術、製茶技術、茶葉多元化產品及茶園機械及製茶機械等,為臺灣唯一的茶業輔導專業機構;繼農業部於民國112年8月1日升格後,改制為「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下設北部、中部、南部及東部四個分場,並於8月8日揭牌成立,承先啟後永續經營,擴大研發範疇及朝向次世代健康飲品為發展方向,持續為國人及全世界提供健康優質的飲品。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