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620455179 |
定价 |
NT710 |
售价 |
RM110.90 |
优惠价 |
RM98.70 *
|
作者 |
鍾寶賢,陳國成
|
出版社 |
三聯
|
出版日期 |
2024-09-18 |
装订 |
平裝. 全彩印刷. 232 页. 28.7.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36.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在過去,新界圍村村民在嫁娶、祭祀、添丁「點燈」、打醮等對該條村落富有獨特意義的日子,會聚首家裏圍爐共享「盆菜」——一種以一木盆盛載多款菜餚的傳統雜燴菜式,而吃盆菜這個行為被稱為「食盆」。食盆在近二三十年成為香港一種普及的飲食文化,體現了香港近年來城鄉間的互動,深刻地見證了香港社會的變遷。本書詳細記錄了四條村落有關食盆的故事,藉此了解食盆背後的儀式過程,通過儀式了解食盆與這些宗族社群活動的關係;同時探討食盆本身的文化內涵,引申說明「傳統」作為一個動態的概念,如何被不斷修正和詮釋來適應時代的需要。 |
|
|
|
|
|
|
|
|
|
|
|
|
|
|
目錄
第一章 導言 001
第二章 歷史源流與文獻回顧 009
文獻回顧 013
盆菜是甚麼:傳說和源流 031
第三章 食盆活動的現況——組織與傳承 047
第一節 元朗屏山 048
村落簡介 048
鄧聯興師傅介紹 049
考察紀錄:2021年10月10日(農曆二零二一年九月初五) 052
屯門龍鼓灘食山頭
考察紀錄:2021年10月25日(農曆二零二一年九月二十日) 060
荃灣蓮花山食山頭
第二節 元朗厦村 069
村落簡介 069
鄧浩存師傅介紹 069
考察紀錄:2022年10月2日(農曆二零二二年九月初七) 072
元朗沙江圍山頭盆菜
第三節 粉嶺圍 085
村落簡介 085
彭坤穩師傅介紹 087
考察紀錄:2022年2月4日(農曆二零二二年正月初四) 088
粉嶺圍「丁酒」盆菜
第四節 沙田小瀝源村 095
村落簡介 095
楊九師傅介紹 096
考察紀錄:2022年7月10日(農曆二零二二年六月十二日) 102
沙田小瀝源村楊氏婚宴
第四章 味道與意義——食盆的文化內涵 117
食盆文化的社區結構 118
盆菜的烹煮方法與食材的變化 135
「九大簋」與盆菜 145
食盆在不同時空下被賦予的意義 150
第五章 總結 167
不同時空中一直被修正和詮釋的「傳統」 168
食盆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啟示 169
參考資料 183
附錄
附錄一:元朗屏山鄧氏部分祭祖風水地形及祭祖日期 193
附錄二:屯門龍鼓灘食山頭照片 200
附錄三:荃灣蓮花山食山頭照片 204
附錄四:元朗厦村煮盆照片 206
附錄五:粉嶺圍煮盆照片 212
附錄六:沙田小瀝源村煮盆照片 215
鳴謝名單 221
封面圖片 223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鍾寶賢
香港中文大學及英國牛津大學歷史系畢業,現為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教授、近代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興趣為社會經濟史、華人商業史、文化遺產研究等。
陳國成
英國倫敦大學亞洲及非洲研究學院人類學博士,現任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研究興趣為華南宗族社會與組織、財產管理和轉移、宗教旅遊與身份政治、抵押習俗,以及福利人類學。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