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JARAH PERTUKARAN BUDAYA ANTARA MALAYSIA DENGAN CHINA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书收有62篇文章,共分四个篇章。第一篇“马华前史:从边界到边缘的思考”,旨在说明以跨国越界的历史视角研究马来西亚华人历史的重要性。第二篇“海上丝路的灵光”,讲述古代中国(汉至宋元)海洋发展史及其与马来西亚的联系。第三篇“郑和下西洋”诸文,阐述郑和下西洋在中国海洋发展史上的基本性质。而第四篇则是讲述满剌加:光辉灿烂的马六甲王朝与明朝中国的关系。
此外,本书文末还附录一篇2009年10月在“跨文化论坛——伊斯兰文化与经济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跨文化的海上丝路与郑和下西洋》。
本书是作者2010年《古代马中文化交流史论集》的修订後的马来文版和英文版。 |
本书收有62篇文章,共分四个篇章。第一篇“马华前史:从边界到边缘的思考”,旨在说明以跨国越界的历史视角研究马来西亚华人历史的重要性。第二篇“海上丝路的灵光”,讲述古代中国(汉至宋元)海洋发展史及其与马来西亚的联系。第三篇“郑和下西洋”诸文,阐述郑和下西洋在中国海洋发展史上的基本性质。而第四篇则是讲述满剌加:光辉灿烂的马六甲王朝与明朝中国的关系。
此外,本书文末还附录一篇2009年10月在“跨文化论坛——伊斯兰文化与经济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跨文化的海上丝路与郑和下西洋》。
本书是作者2010年《古代马中文化交流史论集》的修订後的马来文版和英文版。 |
|
|
|
|
|
|
|
|
|
|
|
|
|
|
|
本书收有62篇文章,共分四个篇章。第一篇“马华前史:从边界到边缘的思考”,旨在说明以跨国越界的历史视角研究马来西亚华人历史的重要性。第二篇“海上丝路的灵光”,讲述古代中国(汉至宋元)海洋发展史及其与马来西亚的联系。第三篇“郑和下西洋”诸文,阐述郑和下西洋在中国海洋发展史上的基本性质。而第四篇则是讲述满剌加:光辉灿烂的马六甲王朝与明朝中国的关系。
此外,本书文末还附录一篇2009年10月在“跨文化论坛——伊斯兰文化与经济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跨文化的海上丝路与郑和下西洋》。
本书是作者2010年《古代马中文化交流史论集》的修订後的马来文版和英文版。 |
|
|
|
|
|
|
|
|
|
|
|
|
|
|
|
安焕然(ONN HUANN JAN)
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教授,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台)成功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硕士, 原(马)南方大学学院副校长、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中文系系主任。(台湾)侨委会遴选颁发首届全球杰出侨生校友(学术成就类)(2021)、第一届南方大学学院卓越教学奖得主(2013)。《星洲日报》言路版边缘评论专栏作者。著作有《海洋与南洋:海南人的历史与文化》(2024)、《小国崛起:满剌加与明代朝贡体制》(2019)、《边缘评论:文化漫步》(2019)、《边缘评论:吾土吾民》(2019)、《文化新山:华人社会文化研究》(2017)、《古代马中文化交流史论集》(2010)、《本土与中国学术论文集》(2003),合著《宽柔纪事本末》(2005)、《公心与良心:郭鹤尧传》(2004)、《柔佛客家人的移殖与拓垦》(2007)、《远观沧海阔:海南历史综述》(2009),主编《新史料.新视角:青年学者论新山》(2020)、《吴华文史选集》(2018)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