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輯01重建認知撕掉上癮的道德標籤 你以為的愛好,也許是上癮002 令人上癮的不只毒品和酒精004 終止“成癮即失德”的汙名008 操縱大腦成癮的幕後黑手012 輯02警惕觸發上癮行為是怎樣開始的 上癮陷阱:大拇指上的廉價娛樂018 B=MAP:行為發生的通用模型022 外部觸發:誰在充當行為的召喚者026 內部觸發:情緒的威力不可小覷031 輯03獎賞誘惑暫態回饋是一劑癮藥 大腦的獎賞機制與上癮行為038 及時強化的美妙就像“嗑瓜子”041 所有癮品都有即時滿足的功效045 為何吸煙比注射毒品更易成癮049 大腦天生偏愛不確定的回饋054 令你癡迷的是哪一種獎勵058 輯04心理牽制欲罷不能背後的玄機 是什麼讓你“頻頻回顧”068 差一點就贏了?快醒醒吧071 投入得越多,越難以割捨076 心流是一種令人上癮的體驗081 未完成的懸念是一劑癮藥086 輯05自我關懷看見未被關注過的痛苦 上癮的背後是未療愈的創傷092 為理想化自我買單的“購物狂”095 接納真實的、不夠好的自己101 痛苦不會因為吃一頓而消失107 沒有哪種情緒該被粗暴地對待111 學會與真實的情緒建立連接115 把成癮行為和“我”區分開120 體會自己的難處,對自己慈悲126 輯06掌控環境跳出意志力的陷阱/131 為什麼靠意志力戒癮總是失敗132 跳出意志力陷阱,重視環境的效用136 不利的環境是成癮復發的導火索140 遠離那些阻礙你前進的“老朋友”145 移除誘惑源,優化所處的環境148 提前預演應對消極誘因的方案153 深入的人際關係是戒癮的鑰匙158 輯07覺知當下用正念戰勝欲望的誘惑/165 多巴胺其實是一個欲望分子166 癡迷於沒有的,無法享受已擁有的169 習慣性分心是對上癮系統的犒賞173 製造儀式感,對分心保持警覺176 培養正念專注力,改變上癮腦回路182 利用正念抵禦網路癮品的誘惑185 正念飲食:食物成癮者的自我救贖190 輯08重塑習慣把好習慣變成無意識行為/195 習慣=暗示+慣常行為+獎賞196 壞習慣無法消除,但可以被替代200 改變上癮行為的“黃金法則”204 從微行動入手,養成新的慣常行為207 塑造新習慣,固定流程必不可少212 後記219
張霞 高校教師,主要研究領域是大腦的結構和功能,成癮一直是她的研究重點。身為心理學研究者,她也在時刻對抗自己的零食上癮。她認為,拯救行為上癮的關鍵在於充分理解上癮的機制,看清它背後的原理和邏輯。一旦你獲悉了行為上癮的規律,知道它怎樣利用人類的心理弱點,就能提高對誘惑因素的覺察力和免疫力。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