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序 一 重建與孩子的心關係 蘇明進 序 二 「不教養」是最佳提案 彭菊仙 序 三 努力學習「收手」 凱若 序 四 面對孩子不難,面對自己很難 大樹老師(趙崇甫) 新版序 與孩子共度的「當下」有多重要 前 言 第1章 《阿德勒教養論》理解孩子的言行 父母根本不了解孩子 孩子出現問題行為,是因為缺少愛? 使用蠻力,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叛逆期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過程嗎? 理解孩子行為的目的 從人際關係的角度看孩子的行為 從怒氣中解放 意識到孩子成長的瞬間①:托兒所的最後一天 第2章 《阿德勒教養論》不罵孩子 故意討罵的孩子 責罵孩子,沒有任何好處 責罵,讓孩子學不會自主判斷是非 責罵也會限縮孩子的格局 關係一旦疏離,父母就幫不了孩子 不要逼迫孩子 除了責罵,父母還可以這樣做 教孩子負起失敗的責任 教養孩子,態度應該堅定 意識到孩子成長的瞬間②:父母吵架時 第3章 《阿德勒教養論》不讚美孩子 不罵孩子會怎樣? 何謂「適度的關注」? 孩子不會一直惹麻煩 讚美孩子,沒有任何益處 讚美的意義 大人與小孩是平等的 渴望認同 意識到孩子成長的瞬間③:女兒不知不覺長大了 第4章 《阿德勒教養論》給孩子勇氣 何謂「給孩子勇氣」? 接受自己,與他人建立關係 把缺點轉換成優點 讓孩子知道自己有貢獻 教養不是扣分,是加分 做個普通人的勇氣 孩子的人生風格 為了改變人生風格 培養共同體意識 歸屬感是人類的基本欲求 意識到孩子成長的瞬間④:懂得自己思考 第5章 《阿德勒教養論》幫助孩子自立 中性行為 分清楚是誰該面對的問題 教養的目標是讓孩子自立 親子共同的課題 親子之間相互幫忙 意識到孩子成長的瞬間⑤:懂得用說的解決問題 第6章 《阿德勒教養論》與孩子建立良好關係 尊重孩子 信賴孩子 為什麼信賴是必要的? 信賴什麼? 相信孩子有好的動機 與孩子建立互助關係 親子目標一致 今後的教養 意識到孩子成長的瞬間⑥:相信孩子的韌性 後 記
作者簡介 岸見一郎 1956年生於京都。京都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修畢(專攻西洋哲學史)。著有《被討厭的勇氣ⅠⅡ》(與古賀史健合著,究竟)、《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不教養的勇氣》(天下文化)、《岸見一郎談帶人》(采實文化)、《不斥責、不讚美、不命令,工作竟然變順利》、《從絕望到希望的阿德勒幸福論》(天下雜誌)、《人生雖苦,但還是值得活下去》、《不安的哲學》(平安文化)、《憤怒的勇氣》(時報文化),譯有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阿德勒心理學講義》、《你的生命意義,由你決定》(Arte),以及柏拉圖的《蒂邁歐篇和克里底亞篇》(白澤社)等諸多作品。 譯者簡介 李依蒔 現役日文編輯。在翻譯這本書的同時,從孕婦進化成新手媽媽,未來希望能時時用書中的這句話提醒自己:「就算在教養之路碰到瓶頸,也不代表你就是壞媽媽,你只是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做而已。」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