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21754315 |
定价 |
RMB69.00 |
售价 |
RM75.90 |
优惠价 |
RM53.13 * (-30%)
|
作者 |
(美)阿曼達·里普利著
|
译者 |
趙世珍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3-04-01 |
装订 |
平裝. 無. 317 页. 19.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8.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沖突是出於本能,高度沖突往往是因為關系失控。高度沖突是一種破壞性力量,它普遍存在於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甚至文化關系中。
在日常生活層面,經常有一些不好擺平的高度沖突類型,比如爭吵中的伴侶互相指責對方“她蠻不講理”或者“他根本沒有在聽”,合作中的夥伴拒絕溝通,糾結於“明明我是對的,為什麽他偏偏覺得不行”。這些截然不同的沖突體現了一種相似的行為邏輯,即執著於爭吵本身,卻忽略了沖突因何而起。陷入高度沖突的人往往不能“就事論事”,這種拉扯讓人情緒失控,最終偏離原來的軌道。
如果將高度沖突置於國家、種族、文明的背景中,情況會變得嚴重。它將固化對立的立場,形成一種難解的社會現象——“我們和他們的對抗”。書中以美國種族主義問題和芝加哥黑幫爭鬥為例,分析了根深蒂固的高度沖突的形成機制,最後列舉紐約猶太教堂“困難對話實驗室”和哥倫比亞“重返社會計劃”,討論成功擺脫高度沖突的路徑。
這本書指導我們識別身邊的高度沖突,幫助困頓的人逃離困境。書中還以社交媒體上的亂象為例,提出“沖突陷阱”的概念,警惕沖突操縱者利用矛盾激化沖突、從中獲利。在當前背景下,這本書有助於我們警惕失控的沖突,回歸健康、和諧、合作的關系。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術語表
關鍵人物
前言
第一部分走進衝突
第一章衝突的根源
第二章二元對立
第三章衝突的引燃器
第二部分擺脫衝突
第四章爭取時間
第五章創造空間
第六章反向宣傳
第七章讓敘事複雜化
附錄一如何識別高度衝突
附錄二如何識別自己的高度衝突
附錄三如何避免高度衝突
致謝
注釋 |
|
|
|
|
|
|
|
|
|
|
|
|
|
|
艾曼達·里普利是一位元新聞調查記者,她的作品聚焦於美國教育、恐怖襲擊、自然災難等社會事件。她是《時代》《大西洋月刊》《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哈佛商業評論》的供稿人,她在《時代》雜誌發表的作品曾使該雜誌兩次獲得美國國家雜誌獎。她著有《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單;《不可想像:災難襲來時誰能倖存》在15個國家發行並被PBS電視臺拍成了紀錄片。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