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地質年代表 導言 科學發現/科學戰勝猜測/起點/什麼是科學?/古生物學家使用哪些方法和證據?/可進行檢驗的方法:包圍法/可驗證的方法:工程模型/革命 第一章 恐龍的起源 生態學和恐龍的起源/喙頭龍類/第一隻恐龍是何時出現的?/恐龍起源的宏觀生態學/新方法和新模型/恐龍起源的三步驟模型/恐龍多樣化的定年/如何確定古代氣候?/三疊紀的世界與今日世界有何不同? 第二章 演化樹的建構 什麼是分支革命?/發現恐龍的演化支序/三疊紀大爆發/侏羅紀世界/中國侏羅紀恐龍新發現/食物網和在白堊紀達到鼎盛的恐龍/繪製恐龍超級樹/白堊紀陸地革命:現代生命的導火線/恐龍樹和演化革命 第三章 挖掘恐龍 古生物學家如何尋找恐龍?/如何記錄挖掘?/如何從岩石中取出骨骼?/我們如何得到整隻動物的形象?/恐龍在教育上的運用 第四章 呼吸、大腦和行為 恐龍是溫血動物嗎?/鳥類是恐龍嗎?/骨組織學和成為巨獸的要件/來自中國的中生代鳥類/我們能分辨恐龍的顏色嗎?/恐龍是否沉迷於性擇?/恐龍精明嗎?/琥珀可以保存恐龍嗎? 第五章 真的有過侏羅紀公園那樣的盛況嗎? 有人曾鑑定出恐龍的DNA嗎?/有機分子能保存在化石紀錄中嗎?/我們真的能認出恐龍的軟組織和血液嗎?/我們能判別恐龍的性別嗎?/ 我們可以用基因工程讓恐龍復活嗎?/我們真的對恐龍基因體有任何認識嗎? 第六章 從嬰兒到巨人 為什麼恐龍蛋和恐龍寶寶會這麼小?/我們對恐龍胚胎有多少認識?/巢穴和親代撫育/恐龍的成長速度有多快?/恐龍怎麼會這麼大?/曾經有過侏儒恐龍嗎? 第七章 恐龍怎麼進食? 數位模型與恐龍咬合力/恐龍食性的化石證據/牙齒工程學與植食性 /從牙齒的輕微磨損判定食性/恐龍食物網 /食物網的崩解 /食性的區位劃分和特化 第八章 恐龍如何移動和奔跑? 隨風潮改變的恐龍姿勢和運動模式/我們可以從腳印和足跡中學到什麼?/恐龍跑得有多快?/數位化恐龍:牠們的腿是如何運作的?/暴龍如何使用牠的手臂和腿?/恐龍會游泳嗎?/恐龍會飛嗎?/鳥類的飛行是從地面向上,還是從樹梢向下?/電影中的恐龍—他們做對了嗎? 第九章 大滅絕 邁向接受大滅絕之路/一九八○年撞擊理論的衝擊/週期性與核子冬天/殺手隕石坑/我們如何知道撞擊是在六月份發生?/恐龍是突然滅亡,還是漸進滅亡?/ 世界性的殺戮/鳥類如何在大滅絕中倖存下來?/哺乳類如何取代恐龍? 後記 什麼是科學?/理論與批評/恐龍古生物學的轉變:從推測到科學/下一步是什麼? 附錄 滅絕假說 深度閱讀
作者簡介麥可.班頓Michael J. Benton知名古生物學家、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脊椎古生物學教授、地球科學院古生物學研究小組組長。他的著作頗豐,迄今共出版五十多本書,包含脊椎古生物學唯一一本全面性的專書《Vertebrate Paleontology》,該書被譽為現今唯一能全面涵蓋所有脊椎古生物學面向的高等基礎教材,以及《誰讓恐龍有了羽毛?》等大眾科普書。班頓作育英才無數,許多現今檯面上赫赫有名的古生物學家,皆為其麾下門生。他是帶領古生物學走向跨領域的重要推手,讓「封閉且驕傲的古生物學家」,從傳統蒐集化石、鑑種並命名,轉為「跨領域的化石生物學學者」。他也定期在媒體上發表和恐龍學新發現相關的評論。譯者簡介王惟芬臺大動物系、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科技醫療史碩士。過去在巴黎半工半讀,一邊於索邦法式文明課程修習法文,一邊翻譯寫作,偶爾還兼中文家教。曾經謀生處:中研院動物所與生物多樣性中心、葉子咖啡店、總統府、臺大海洋所與臺大醫學院。譯著以科普、科學史、藝術史、環境科學及傳記文學為主。Email:weifen.wang@gmail.com。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