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蘇打綠」為什麼要變成「魚丁系」? 所謂「取樣」跟「抄襲」的界線到底在哪裡? 我可以自己使用工具,為「AI 孫燕姿」發行新歌嗎? 翻唱、演出、DJ播放自己的愛曲,到底應該要跟哪些單位取得授權? 在動人旋律背後,需要考慮的法律問題無處不在,要如何在保護自身權益的同時,避免誤踩法律坑?本書作者、知名音樂產業法律顧問、同時身兼音樂創作者身份的吳沛恆,將利用法學專業及產業經驗,透過十堂精實法律課,帶你破解音樂產業常見難題。 本書透過實際案例解析,深入淺出剖析作品權利歸屬、合約協商等音樂產業會遇到的法律難題,搭配精美圖表將生硬法律概念清晰呈現。在吸收知識的過程中,還能看到許多音樂創作背後的動人故事(辛酸血淚),無論你是創作新手、藝文工作者、產業老鳥,還是一位純粹的音樂愛好者,都不妨放一本在工作桌備用,隨時隨地翻閱保平安。 本書獨家收錄10篇來自「沒有新歌的唱片行」主理人詹宏翔(小風)、饒舌歌手熊仔Kumachan、DJ Rainbowchild、饒舌歌手老莫ILL MO、音樂文字工作者王信權、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林浩立、經紀人左光平、Dear Musik執行長張凱特、DJ 與文字工作者陳涵、音樂產業媒體《22 世紀衛星》創辦人暨主編Brien John等一線音樂工作者的專業分享,從實務角度補充創作與產業的深度見解,讓你不僅學會法律,更看懂音樂的全貌。 本書特色 台灣第一本流行音樂法律專書!本書從基礎的創作流程、產業運作到實務慣例,以案例剖析版權、合約與創作的爭議,破解產業常見難題,用淺白話語解讀複雜法律,帶你掌握權益保障的核心。不論對業餘、專職創作人或樂迷們,絕對是守護創作、避免踩坑的必備全方位工具書。
推薦序|「音樂文化、科技創新與著作權規範的共生與調和 推薦序|進軍國際音樂市場必備的後勤彈藥庫 自序|「看起來」不像唸法律的人 第一章|一首歌的誕生與權利歸屬 附筆01|那一段「沒有新歌」的日子 第二章|新型態創作與衍生爭議 附筆02|Type Beat or Not Type Beat, That Is the Question 第三章|AI創作與未來展望 附筆03|在機器完全取代人類以前:從音樂製作角度看AI的應用 第四章|音樂的抄襲(上):著作權法保護範圍與抄襲認定 附筆04|嘻哈音樂的取樣倫理 第五章|音樂的抄襲(下):合理使用 附筆05|不只是「口水歌」:談高凌風與一些翻唱的歪歌 第六章|音樂生產鏈與授權結構 附筆06|Kiss夜總會:臺灣舞廳都會現代性的極致展現 第七章|使用歌曲要找誰授權? 附筆07|從《五燈獎》到《原子少年》:音樂選秀與綜藝節目創造的台灣流行音樂 第八章|合約實務(上):藝人經紀 附筆08|身為一名獨立音樂經紀人 第九章|合約實務(中):詞曲經紀 附筆09|唱片行?還在嗎? 第十章|合約實務(下):製作與演出 附筆10|邁向更健全的音樂產業
作者簡介 吳沛恆 aka PETERWU 加州柏克萊大學法學碩士(科技法律專長證書)。 音樂產業法律顧問,斜槓A&R、Beatmaker、詞曲作者、DJ、製作人等身份。 精通著作權法、娛樂法、音樂法,為眾多線上藝人、版權公司、娛樂新創產業之法律顧問。曾任政府部門、各大專院校、企業客座講師。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