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序 言 台灣人為什麼需要瞭解美國? 第一章 追求幸福的自由:建國時期的決斷與奮鬥 ◎立國精神與美國的外交決斷 ◎獨立戰爭的意義 ◎美國與英法的關係 ◎一八一二年戰爭 ◎不想有龐大的常備軍 ◎槍砲時代的軍事思維 ◎美軍的分權與制衡 ◎減少傷亡與縮短戰爭是首要目標 第二章 昭昭天命:在北美洲的擴張運動 ◎路易斯安那購地案:買來五分之一的領土 ◎密蘇里妥協法案:自由與奴隸之爭 ◎美墨戰爭:美國展現帝國野心 ◎美西戰爭:完全排除西班牙勢力 ◎夏威夷的悲劇:「以商圍政」「以民逼官」的戰略 ◎華盛頓的臨別箴言:孤立主義的誕生(一) ◎廣袤的北美大陸:孤立主義的誕生(二) ◎國務院的官僚慣性::孤立主義的誕生(三) ◎門羅主義與巴拿馬運河 ◎民主是美國擴張的助力 第三章 鐵肩擔道義: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道義責任 ◎德國以潛艇封鎖英國 ◎美國為了世界民主而參與一戰 ◎門戶開放政策維持中國不被瓜分 ◎美國海軍面臨日本時的兩難 ◎因為沒有島嶼而必須發展航空母艦 ◎日本誤以為美國會怯戰 ◎組織利益對美軍戰略的影響 ◎太平洋戰爭:美軍在失敗中記取教訓 ◎大西洋戰爭:美國助英抗德 ◎二戰後世界秩序的締造者 ◎日軍誓死奮戰的意義 第四章 世界警察:美國領導自由世界對抗共產極權 ◎雅爾達會議讓蘇聯食髓知味 ◎土耳其危機與杜魯門決心援助歐洲 ◎北約提供的集體安全保障 ◎《大西洋憲章》的意義 ◎金日成因美國撤軍而決議南犯 ◎阿拉伯國家無意與美國合作反共 ◎以色列與英法策動蘇伊士運河危機 ◎艾森豪主義開始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 ◎越戰讓美國身陷泥淖 ◎尼克森犧牲南越與中華民國 ◎美國在越戰上犯了什麼錯? ◎進軍巴拿馬是為了推翻獨裁者 ◎出兵伊拉克挽救科威特 ◎雷根啟動軍備競賽 ◎為意識形態而戰的世界警察 第五章 美國獨霸的年代 ◎塞爾維亞對新世界秩序的挑戰 ◎柯林頓政府參與北約軍事行動 ◎師出有名的阿富汗戰爭 ◎重挫美國的第二次伊拉克戰爭 ◎北韓核武問題難以化解 ◎反恐戰爭的得與失 第六章 決定美國外交政策的機構 ◎總統的選舉方式決定其政策思維 ◎不可忽視的國會外交權 ◎國務院與國家安全委員會 ◎國防部與各戰區司令部 ◎文人領軍的指揮系統 ◎動見觀瞻的智庫 ◎美國總統幾乎都有戰爭經驗 第七章 指導美國外交政策的思想 ◎現實主義與權力平衡 ◎自由主義與集體安全 ◎建構主義與國家認同 ◎國際組織強化國家身分之重要 ◎艾利森提出的三種決策模式 ◎「利益」的複雜性 第八章 美國與中國 ◎美國對中共的第一印象 ◎承認中共為一政治實體 ◎馬歇爾對國共鬥爭的態度 ◎《中美關係白皮書》對國民黨徹底失望 ◎赫魯雪夫上台導致中蘇關係破裂 ◎尼克森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卡特與中國建交 ◎《八一七公報》犧牲了台灣 ◎柯林頓助中國融入世界貿易體系 ◎印太戰略並未改變一中政策 ◎印太聯盟成功的關鍵 第九章 美國與台灣 ◎美國的兩難:誰能取代蔣介石? ◎美國的兩難:如何防禦台灣卻不捲入中國內戰? ◎美援救了台灣經濟 ◎蔣介石的偏執導致台灣退出聯合國 ◎李登輝推動民主化獲得美國支持 ◎柯林頓對台灣的支持與侷限 ◎小布希軍售案受阻的影響 ◎美中對抗的機遇 ◎美國有可能取消一中原則嗎? 第十章 美國外交決斷的本質 ◎美國外交原則與出兵援台 ◎面對中國美國會怎麼做?台灣又該如何? ◎美國是帝國嗎? 註釋
作者簡介 張國城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會計系雙學位,會計師國考通過,美國芝加哥大學國際關係碩士、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社會科學與國際關係博士。就讀大學時即創辦「臺大蘇聯與東歐事務學會」並籌備「中國大陸事務學會」兩學術性社團。曾任高雄市政府顧問、國防部副部長機要秘書;現為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擅長國際關係理論、東亞區域政治、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兩岸關係與中國研究。 任職於台北醫學大學期間,張國城老師對年輕一代的台灣學生充滿信心。他相信在新式教育的訓練下,年輕一代的台灣學生的基礎知識與思辨能力都有大幅的成長,因此,為人師表更需兢兢業業、求新求變,以追上時代的變化以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在教學生涯的八年中,張老師曾榮獲多次傑出教學評鑑獎項,包括系級、院級與新進教師教學獎,並於106至109年連續四年獲得北醫全校性的「傳習教師獎」。最近三年,為了更瞭解大學生的求學經驗與成果,張老師更三次重新參與大學指考。 在政治主張上,張老師相信缺乏被國際認可的國家身分對台灣的實質利益造成全面且巨大的傷害,因此其對於台灣主體性的堅持不是建立在情感與歷史認同上,而是以理性分析為基礎。多年來他亦不斷呼籲台灣人必須強化對中國勢力在台灣各方面統戰與滲透的危險。他提出的「台派十守則」近年來已成為具有本土意識的台灣青年在觀察、思考,與立身處世上自我鞭策的指導方針。「五龍治水」、「利出一孔」等概念也是觀察親中勢力對台灣的威脅時不可或缺的理論工具。 著有《國家的決斷》、《兩岸關係概論》、《東亞海權論》、《台灣健檢書》等書。負責主持的科技部經典譯注計畫包含當代國際關係學泰斗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的經典《決策的本質:解釋古巴飛彈危機》(Essence of Decision),以及哈佛大學約瑟夫.奈伊的《了解國際衝突:一項對歷史和理論的介紹》(Understanding Global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客服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