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571169996 |
定价 |
NT250 |
售价 |
RM39.10 |
作者 |
王保鍵
|
出版社 |
五南
|
出版日期 |
2013-03-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56 页. 23.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抱歉!此书无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臺灣客家發展歷程可分為「客家語言與文化復振」及「客家經濟與產業發展」兩大階段。第一階段的「客家語言與文化復振」,自1987年10月25日《客家風雲雜誌》創刊、1988年12月28日臺北還我母語大遊行以降,客家人之自我族群意識覺醒,客家事務成為公共政策議題。2001年6月14日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成立,為全球唯一的中央級客家事務專責機關,以振興客家語言及文化為核心任務。2003年8月位在桃園的「中央大學」設立客家學院、2004年3月位在新竹的「交通大學」設立客家文化學院、2006年8月位在苗栗的「聯合大學」設立客家學院、2006年9月「臺灣大學」設立客家研究中心,客家知識體系之發展主體,漸趨完備。第二階段除既有「客家語言與文化復振」外,更納入了「客家經濟與產業發展」;2010年1月27日公布施行的《客家基本法》,設定「傳承與發揚客家語言、文化,繁榮客庄文化產業」為客家發展的主軸。2012年1月1日《客家委員會組織法》正式施行(取代原有的《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組織條例》),改制後客委會設立「產業經濟處」,推動客家經濟與產業之發展。本書在《客家基本法》施行三週年之際,從政治與經濟面向,以圖解方式闡明臺灣發展兩階段歷程之相關議題,並就臺灣客家族群發展提出建言。
作者簡介
王保鍵
現職: 國立臺灣大學客家研究中心特約助理研究員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博士班
學歷(雙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博士(國家發展研究所)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博士(政治學研究所)
經歷: 國立臺灣大學客家研究中心特約助理研究員兼執行長 國立聯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地方行政研習中心兼任講座 中央選舉委員會選務處科長 中央選舉委員會選務處專員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科員 臺北縣政府人事室課員 |
|
|
|
|
|
|
|
|
|
|
|
|
|
|
目錄
第一章 臺灣族群運動與族群政治 第二章 臺灣客家運動 第三章 客家政治參與 第四章 客家語言 第五章 客家文化與文化產業 第六章 客家基本法與客家政策 第七章 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 第八章 客家事務管理組織體系 第九章 客家知識體系 第十章 客家媒體 附錄 參考文獻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