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570531060 |
定价 |
NT350 |
售价 |
RM54.70 |
优惠价 |
RM48.68 *
|
作者 |
錢穆
|
出版社 |
臺灣商務
|
出版日期 |
2018-06-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88 页. 20.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中國之將來,如何把社會政治上種種制度來簡化,使人才能自由發展,這是最關緊要的。但這不是推倒一切便可以成功,重要的不在推倒,在建立。—錢穆
中國文化問題,已不僅為中國人所熱烈討論之問題,
抑且為全世界關心人類文化前途者所注意。
「中國文化,表現在中國已往全部歷史過程中,除卻歷史,無從談文化。我們應從全部歷史之客觀方面來指陳中國文化之真相。」—錢穆
國學大師錢穆繼《國史大綱》後,
第一部有系統闡述他對中國文化看法的著作,
也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學術代表作。
本書所述、所涉甚廣,主要包括:
中國文化之地理環境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獨特的中國文化性格、中國文化發展演變的歷程、古代中國的國家民族宗教等觀念、中國文化面臨的挑戰等等重大問題。
在論述這些問題的過程中,錢穆先生以他獨特視角對中西文化予以了系統的比較,在對比中擷取出中國文化的特殊價值,並主張偏重人文的中國文化,應該積極向偏重科學的西方文化學習,以因應在西方文化浪潮衝擊下日益嚴重的文化危機。
|
|
|
|
|
|
|
|
|
|
|
|
|
|
|
目錄
弁言
修訂版序
第一章 中國文化之地理背景
第二章 國家凝成與民族融和
第三章 古代觀念與古代生活
第四章 古代學術與古代文字
第五章 文治政府之創建
第六章 社會主義與經濟政策
第七章 新民族與新宗教之再融和
第八章 文藝美術與個性伸展
第九章 宗教再澄清民族再融和與社會文化之再普及與再深入
第十章 中西接觸與文化更新
附錄 中國文化傳統之演進
補跋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錢穆(1895-1990)
錢穆先生字賓四,歷史學家、儒家學者、教育家。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嚴耕望所評選的「現代四大史學家」。美國耶魯大學讚譽錢穆先生為:「一個古代文化的代表人和監護者」。
七歲時入私塾讀書,十八歲任教於無錫三兼小學,開始教學生涯。1918年,第一本著作《論語文解》(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923年,任教江蘇省無錫第三師範學校。1930年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1931年於北京大學歷史系任教,講授中國通史,於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及北師大兼課。1935年,出版《先秦諸子繫年》。1937年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根據任教北京大學中國通史課程講義,開始撰寫《國史大綱》。1935年,出版《先秦諸子繫年》,1939年完成《國史大綱》書稿,1939年夏,至香港親自面交書稿給王雲五先生,1940年6月,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國史大綱》。1950年,在香港成立新亞書院。1960年赴耶魯大學講學,獲頒耶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同年赴歐訪問。1967年,遷居台北;1968年,遷入素書樓,榮膺中央研究院院士。1968年冬,中國文化大學聘先生為史研所教授,先生長年在家中授課,直至1988年因病而停止授課。1990年6月遷出素書樓,8月30日病逝於台北寓所,歸葬蘇州太湖西山湖濱。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