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9408950 |
定价 |
NT280 |
售价 |
RM43.80 |
优惠价 |
RM38.98 *
|
作者 |
馬修‧阿諾德
|
译者 |
姜葳 |
出版社 |
開學文化
|
出版日期 |
2017-06-09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193 页. 21.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本書是英國19世紀學者馬修.阿諾德(Matthew Arnold)在當時期刊所登散文集合而成,主旨在討論基督教沒落後,英國應以何者作為人心之指導,作者提出之答案是廣義的人文文化修養,藉由討論當時英國時事來表達此立場。此立場塑造了今日英美大學英美文學授課及文學批評內涵。 |
|
|
|
|
|
|
|
|
|
|
|
|
|
|
目錄
譯序
阿諾德生平與本書導讀
阿諾德年表
序
文化與失序前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馬修.阿諾德 Matthew Arnold
馬修.阿諾德1822年12月24日生於英國東南部雷蘭市(Laleham)。英國近代詩人、評論家、教育家。
阿諾德對今日影響論文大於其詩作,其論文語調詼諧,主題嚴肅,貫穿之關懷為對人心社會之化育,可略分三期:初期以文學批評為主,起自1853詩集之序,終於1865《批評論文:第一集》(Essays in Criticism, First Series);中期以社會、政治、宗教評論為主,起自1860年,終於1875年;晚期80年代回歸文學批評,編撰華茲華斯和拜倫詩集,並出版《批評論文:第二集》(Essays in Criticism, Second Series),旨在界定英國文學經典範疇。
譯者簡介
姜葳
台大外文系畢業,耶魯大學文化人類學博士,現為國立台中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副教授,教授西洋文學、語言學,曾獲梁實秋文學獎譯詩、譯文組首獎,台大文學翻譯獎首獎。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