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3900740 |
定价 |
NT300 |
售价 |
RM46.90 |
优惠价 |
RM41.74 *
|
作者 |
艾米米
|
出版社 |
福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16-10-25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64 页. 23.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掌握本書告訴你的若干條職場潛規則,你就能在職場遊刃有餘。
職場如戰場,職場是一個充滿陰謀的地方,沒有足夠的智慧和勇氣,你很容易成為陰謀的戕害者,該出手時就出手,本書總結的七十餘條職場潛規則,告訴你在職場中勝出的有效方法。
本書是最實用的職場實戰指導手冊,為您指出一條在職場展翅高飛、獲得功成名就的金光大道。
|
|
|
|
|
|
|
|
|
|
|
|
|
|
|
目錄
Part 01 上司的心思你要猜:把握好與領導相處的「黃金分割點」
1.成功甩掉玫瑰的「小鞋」:與上司保持一致
2.千萬別做「帕米拉」:越級是不可觸犯的職場天條
3.「You deserve it 」的兩種解釋:洞悉上司的「潛臺詞」
4.王宏成功的策略:時刻與上司保持溝通
5.洞悉上司們的不同特點:欺騙我一次,你就會變成不可信任的人
6.不要挑戰上司的妥協能力,否則他會「Wish you a bright future!」
7.調職或跳槽之後:別講原來上司的壞話
8.Tony林的「冒險之旅」:功高蓋主不可取
9.和上司交心要有的放矢:學會有效管理時間
10.拉拉的加班單:如何面對上司的空頭許諾
Part 02 管理是讓別人工作的藝術:最大限度開發下屬的「潛能」
1.杜拉拉的「職位變動申請表」:認可下屬一定要及時徹底
2.神奇的全方位績效評估:「刺頭」下屬降服全攻略
3.沒有Power,哪裡去找Admiration:領導力源於你的人格魅力
4.「Hi,Jack!How are you doing?」:小稱呼裡的大學問
5.李斯特的「感情管理」:用最少的投資,獲得最大的收益
6.讚美+激勵+暗示:最大限度挖掘下屬的潛能
7.你管的很細嗎?不要成為「保姆式」上司
8.該官僚時且「官僚」:打官腔也要有技巧
Part 03 工作無小事:態度和能力一樣重要
1.加班和晉升成正比嗎?不要掉進加班的「誤區」
2.「黃牛」拉拉不吃虧:能幹不想幹,早晚被淘汰
3.我們是幸福五百大:不要以為忠誠只是一個「傳說」
4.眼光和資格缺一不可:緊挨核心業務發展,讓你事半功倍
5.你想被取代嗎:不要讓自己淪落到可有可無的境地
6.不怕笨,就怕錯了還要死辯到底:勇於承擔責任是職場制勝的法寶
7.做瑜伽時不忘看杜拉斯:跟杜拉拉學習減壓
8.像拉拉一樣融入公司大家庭:態度比能力更重要
9.不僅要Work Hard,更要Work Smart:「司馬他」原則讓你縱橫職場
Part 04 同事間的「那些事」:DB中國的辦公室政治「潛規則」
1.辦公室無友情:交淺言深很危險
2.一封抄送三人的郵件:巧妙向同事「施壓」,以期獲得更多説明
3.慎用「感嘆號」:會說話讓你在職場中更討巧
4.不要輕視任何一個同事:職場紅人莫要得罪
5.職場天規:慎用E-mail
6.你看不見,你聽不見:不要成為那個「秘密知道太多的人」
7.辦公室不歡迎「緋聞女孩」:遠離辦公室「愛情」
Part 05 從「銷售助理」到「人事行政經理」:杜拉拉晉升「潛規則」
1.拉拉巧「馴」李斯特:要完成工作,更要彙報工作
2.拉拉手中的「王牌」:你得有一個「大靠山」
3.要升職,先升值:上司有那麼好當嗎
4.你是高潛力人才嗎:職業理想決定職業命運
5.跟杜拉拉學習「廣結善緣」:要業績更要有人際
6.和老闆共同成長:執行力比能力更重要
7.職場不要羅賓漢:聰明的人融入團隊
Part 06 逆境歷練職場達人:遭遇職場危機,巧妙化險為夷
1.跟杜拉拉學習職業定位:入錯行搭錯車怎麼辦
2.5%真的足夠了嗎:薪酬總是停滯不前怎麼辦
3.姚楊的選擇:當競爭對手成為上司,怎麼辦
4.跨越新經理要過的第一關:當競爭對手成為下屬,怎麼辦
5.機智面對玫瑰的慫恿:遇到職場「小人」,怎麼辦
6.一定要有缺點:遭人嫉妒,怎麼辦
7.沉默有時勝過雄辯:遭人非議,怎麼辦
Part 07 跳還是不跳:一個充滿危險又充滿誘惑的選擇
1.拉拉完美的「三級跳」:明智的跳槽是為了獲得更理想的職業發展,而不是為跳而跳
2.你可以騎驢找馬,但不能虐待那頭驢
3.前途不等於錢途:不要只為薪水跳槽
4.你應該知道我為啥要走:上下級匹配度和跳槽的關係
5.跳槽的動機:跳槽有時候也是一種升值策略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艾米米
做過多年企業白領,曾任過記者,現在某機關當公務員,經歷比杜拉拉更豐富,對職場的感受也比杜拉拉更深刻。本書是有感而作。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