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推薦序:「想改變什麼」的基因從沒變過 吳念真 序曲:覺醒之年,行動之日,誕生之時 Chapter 1 不是學校的學校 1 聖誕老公公的家──如何相信自己與眾不同 2 人家只點燃一根火柴,你卻已經野火燎原 3 不看成績,要看什麼 4 勇敢的野狼vs優秀的綿羊 5 聽說,這裡將會有一所學校 6 當學校長期困住了年輕人 7 我唯一的反抗,就是犧牲自己的受教權 8 第八名的清寒獎學金 9 半個世紀之後,我才確定你愛我 10 特權階級和黑五類 11 痛毆和疼愛,他們都是我的國文老師 12 如果讀法律去賣房子,讀醫科去拉保險 Chapter 2 在最不可能革命的地方革命 1 我差點跪求老闆給我們一次機會 2 恐龍的腦袋──提早了十年的革命 3 奇蹟和成功從來不屬於心存僥倖的人 4 這是一場僕人綁架主人的政變 5 寂靜的堡壘受傷的兵 6 這是一場千真萬確的戰鬥 7 吳念真的眼淚 8 你總不能要我一直仰望著你吧? 9 黑暗迷宮的光 10 占領西門町 Chapter 3 沒有未來的未來 1 千禧世代大反撲 2 加薪很好,有尊嚴的加薪更好 3 世界已經改變 4 西瓜上路── 一個人的時候,最不寂寞 5 二十三歲,會不會太年輕? 6 太在乎別人的眼光,卻不在乎別人的內心 7 你自由了嗎?你自由了嗎? 8 必敗之役──斑龜是怎麼來到大巨蛋的 9 作為電影之城──請你不要隨便叫我導演
作者簡介 小野 1951年生。臺灣師範大學生物系畢業後,前往美國研究分子生物學。曾擔任國立陽明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的助教。 1981年,進入中央電影公司服務,結識導演吳念真,並與幾位朋友一起合作推動臺灣新浪潮電影運動,為「臺灣新電影」運動奠定基礎。1990年代初,擔任由《遠見雜誌》所投資「尋找臺灣生命力」電視影片的策畫及總撰稿。曾任臺北市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臺北電影節創始第一、二屆主席;2000年出任臺灣電視公司節目部經理;2006年出任華視公共化後第一任對外徵選的總經理。 小野以《蛹之生》一書成為七○年代暢銷作家,其創作類別豐富多元,屢次獲獎肯定,包括聯合報文學獎首獎及五度入圍電影金馬獎,並以《恐怖份子》《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刀瘟》等獲得英國國家編劇獎、亞太影展及金馬獎最佳劇本獎;1990年中國時報舉辦讀者票選「四十年來影響我們最深的書籍」,《蛹之生》一書獲選為民國六○年代十本書之一。 在書寫第一本書《蛹之生》時,他以青春熱情與世界對話。30多年後,小野的「人生問答題」系列再度寫下創作高峰,《有些事,這些年我才懂》獲得金石堂2012年度作家風雲人物獎,《世界雖然殘酷,我們還是……》獲選為金石堂2013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2014年,《誰幫我們撐住天空》則是思索生命最本源也最重要的價值。 2016年,小野的第100本書《一直撒野:你所反抗的,正是你所眷戀的》,從叛逆學生時代到當上實驗教育機構的校長,完全是一首值得細細品味的人生史詩。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