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8107663 |
定价 |
NT300 |
售价 |
RM46.90 |
特价 |
RM42.21 *
|
作者 |
黃應貴
|
出版社 |
群學
|
出版日期 |
2006-06-10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88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在全球化的情境裡,各種我們習以為常的邊界,可能都在溶解、互滲、交融,隨處都可以聽到看到所謂的「跨界」、「越界」、「離散」、「放逐」等等表態用語。社會學家Z. Bauman甚至形容這個新世界是流動的。
一個流動的世界,在後現代主義的解構下,又怎麼能積極而正面地凝視、怎麼觀看、怎麼理解?譬如當人類學原有的分析基本單位都在溶解,人類學怎麼自存?作者透過跨界與歷史學、區域研究等的對話,在本書中呈現他對於人類學前景的思考,人類學需要怎樣的視野?
本書另一個沉思的對象是台灣;新世代文化創造力的社會根源,以及台灣史的「圖像」,藉之我們可以為各種分歧並列的文化景象「定位」。這種宏觀的視野及尖銳的提問,毋寧是當下台灣諸多人文社會科學最為迫切需要的一種前瞻性的自省。
因為:你看得到,你就有可能做到。
作者簡介
黃應貴,1947年生。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學士,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碩士,英國倫敦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所兼任教授。著有《東埔社布農人的社會生活》、《人類學的評論》、《台東縣史布農族篇》、《布農族》,主編《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見證與詮釋》、《人觀、意義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時間、歷史與記憶》、《物與物質文化》等書。 |
|
|
|
|
|
|
|
|
|
|
|
|
|
|
目錄
序言 1.社群研究的文化思考 2.歷史與文化:對於「歷史人類學」之我見 3.再談歷史與文化 4.人類學與近代史研究 5.記憶、認同與文化 6.人類學研究的歷史化 7.宗教教義、實踐與文化 8.社會過程中的中心化與邊陲化 9.進出東台灣:區域研究的省思 10.農村社會的崩解?當代台灣農村新發展的啟示 11.區域再結構與文化再創造 12.想像中的台灣史 參考書目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