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魔鬼作鬥爭
|
|
Der Kampf mit dem Damon “Holderlin, Kleist, Nietzsche” |
|
|
|
|
|
|
|
|
ISBN |
9789578622999 |
定价 |
NT240 |
售价 |
RM37.50 |
优惠价 |
RM33.38 *
|
作者 |
斯蒂芬.茨威格
|
译者 |
徐暢 |
出版社 |
米娜貝爾
|
出版日期 |
1999-12-01 |
装订 |
精裝. 單色印刷. 293 页. 21.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茨威格的不朽名著:《自畫像》及《與魔鬼作鬥爭》兩書, 是各分別以馳名世界的三個作家-卡薩諾瓦、司湯達、托爾斯泰,和詩人荷爾德林、 克來斯特,及哲學家尼采為主角,用客觀傳記體的手法,以心理分析學的視域, 分別剖析他們六人的內心世界。作者之所以為他們的人生-正確的說, 應該是生命的本質-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並非為了替他們樹碑立傳, 而是為了讓人們更加清楚的直接進入被後來的讀者認為是 「偉大的作家、詩人、哲學家」的最真實的心靈底層, 他們的生活遭遇,跟我們絕大部分的人一樣,充滿了掙扎、困惑、痛苦和追尋。 作者發現到,人的悲劇性,是與他的「精神內涵」息息相關的。 而今,我們不論處身臺灣,迺至於置身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 當我們一旦朝自己的內心深處看去的時候, 我們必將不難發現,我們多多少少都帶有這六個不朽的人物的某一方面的性格, 祇是我們經常自我隱瞞,或有意無意的欺矇他人,如此一來,人的生命必不真實, 必然要自陷於「病態的泥淖」,如果想自拔的話,那麼茨威格已告詬我們, 應該徹底的認識自我,纔能為自己開創精神的自由, 而這正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修的生命之學。
|
|
|
|
|
|
|
|
|
|
|
|
|
|
|
目錄
荷爾德林
- 神聖的群體
- 童 年
- 圖賓根畫像
- 詩人的使命
- 文學的神話
- 危險的相遇
- 狄奧提瑪
- 黑暗中的夜鶯歌唱
- 許佩里翁
- 恩培多克勒之死
- 荷爾德林的討
- 墬入永恆
- 絳色的昏暗
- 斯卡爾丹內利
- 重返時代
亨利希.馮.克萊斯特
- 被追逐者
- 未留肖像者的肖像
- 病態的感情
- 生活計畫
- 野 心
- 戲劇強迫
- 世界和本質
- 小說家
- 最後的聯繫
- 死亡的激情
- 沒落的音樂
弗里德里希.尼采
- 沒有其他人物的悲劇
- 雙重肖像
- 疾病的辯護
- 認識上的唐.璜
- 正直的激情
- 走向自我
- 南方的發現
- 逃向音樂
- 第七重孤寂
- 深淵邊上的舞蹈
- 自由教育家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