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6833427 |
定价 |
NT320 |
售价 |
RM50.00 |
作者 |
羅時瑋
|
出版社 |
典藏藝術家庭
|
出版日期 |
2008-12-31 |
装订 |
平裝. 全彩印刷. 240 页. 23.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以現代理性穿透傳統文化的築夢者
閱讀漢寶德,同時也經歷其建築教育、建築實踐、乃至於文化理念的人間實踐。他的建築思想光譜跨越建築、都市、歷史與文化,他自許是建築的知識份子,對社會先憂先見,他的作品顯現出空間思考的實驗色彩,他的建築志業擴充到教育與文化領域,從六○年代迄今的台灣成長經驗看來,漢寶德代表一位從現代主義專業實踐逐漸走向儒者社會文化實踐的人物典型。
作者簡介
羅時瑋
1953年生,東海學建築系畢業,台灣大學土木研究所交通工程碩士、比利時魯汶大學建築碩士、博士,台北市及台灣省建築師公會會員,專長及研究方向在於亞洲城市建築、台灣都市建築、城鄉建築理論與實踐、建築構造研究、鄉村社區營造,現任東海大學建築系教授,著有《地方前進》、《擾動邊界》。 |
|
|
|
|
|
|
|
|
|
|
|
|
|
|
目錄
前言
Ⅰ 建築教育 第一章自全的思想體系 第二章 建築教育in東海 第三章 建築論述
Ⅱ 建築實踐 第四章 計畫的實踐與反思 第五章 現代建築與文化 第六章 歷史與建築
Ⅲ 機構建制 第七章 自然科學博物館 第八章 台南藝術學院 第九章 世界宗教博物館
Ⅳ 文化論述 第十章 環境、文化與生活 第十一章 異地異時的生活文化 第十二章 美感與文化
Ⅴ 結論 第十三章 境與象的主人 理性與心性的建築 建築、教育與文化的機構化推手 東亞文藝復興運動的先聲
參考書目 附錄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