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576070778 |
定价 |
NT180 |
售价 |
RM28.10 |
优惠价 |
RM24.17 *
|
作者 |
林清玄
|
出版社 |
圓神
|
出版日期 |
1992-07-15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林清玄說:菩薩叫做「覺有情」,是一個有情的覺悟者,是以有情之覺來喚醒有情的迷失。若一個人沒有情感,沒有對人的真愛,沒有悲憫與浪漫的情懷,他是不可能理解菩薩行的。故嚮往菩薩道的人,既要有覺,也要有情。 人生的情境 人生的情境正像是「白蝴蝶」和「紙片」一樣,過於感性會使生命的觀點迷失,沈醉於想像之中;過於理性,則把生命的歷程看成是紙片一般,則生命的追求也就索然無味了。 如果讓我選擇,我寧可做時常看見白蝴蝶的人,而不願做把蝴蝶抓下來變成紙片的人,也就是有美的觀點,有感性、有浪漫的玄思。 當然,最好的情境是像一面鏡子,打開四面的窗,讓蝴蝶飛進來而看清蝴蝶的真面目;在白紙片飛進的時候,也照見紙片的真相。春天看見花開,夏日看見陽光,秋夜看見月明,冬寒時節則看見好雪片片。 也就是說,除了照見,我願意保持清明與充盈的美,保持飽滿與細膩的感情,我願意過著平常簡單的生活,只是在生活中有覺,有一種靈醒的狀態。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