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7151377 |
定价 |
NT450 |
售价 |
RM70.30 |
优惠价 |
RM62.57 *
|
作者 |
弗洛伊德
|
译者 |
呂俊、高申春、侯向群 |
出版社 |
知書房
|
出版日期 |
2006-08-15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512 页. 23.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論的開山祖,這本發表於一九○○年的《夢的解析》,被譽為是改變人類歷史的書,更是為夢的系統的理論之始。按弗洛伊德的理論,其要點可歸納為:
一、夢是失去記憶的復現;兒時不復記憶的事,可能成為夢的內涵。
二、在失去的記憶中,多數是失意或痛苦的,因不願記憶而將之排出意識之外,並壓抑在潛意識之內。
三、夢之內容不合邏輯,多帶有幼稚與幻想色彩。
四、夢的起因多數為本能性的性慾衝動有關。
五、夢是在偽裝形式下隱藏慾望的現實。解釋夢的目的,是為了把潛藏的原因釐析清楚。
作者簡介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一八五六年五月六日出生。弗洛伊德將精神疾病的治療,尤其是對病理的解釋,帶入一種超越傳統醫學的境界,乃是起於他對歇斯底里症的研究。為研究歇斯底里症,他曾赴法國研究催眠術,但發現治療效果不佳,於是提出了徹底重建精神病患者人格的理論與治療方法,而於一八九六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弗洛伊德於一九三八年為討逃避納粹的迫害而舉家亡命倫敦,於翌年九月二十三日辭世。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