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575997892 |
定价 |
NT180 |
售价 |
RM28.10 |
优惠价 |
RM25.01 *
|
作者 |
余阿勳、劉崑輝
|
出版社 |
水牛
|
出版日期 |
2006-06-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184 页. 21.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愛的本質是什麼?」
「恨是如何形成?」
「愛與恨的起源為何?」
「愛與恨如何糾纏?」
「愛、恨與社會的關聯為何?」
「愛與恨」的課題,長久以來即為哲學、文學、藝術、宗教家所熱衷探討,而近代的自然科學、醫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亦多所觸及。本書作者不僅以心理學家的立場,更超越心理學傳統,從生物學、生理學、精神醫學實驗心理學的觀點,並運用文化人類學、社會心理學及其他社會學的研究成果,透過臨床實驗,來分析人類「愛與恨」的心理,其中以共生的理論來闡釋人類情感中愛的產生,以病理學的角度來解析恨的生成,為研究愛恨心理論述中深具創見的一本心理學著作。
關於愛的研究部分,包括情人之間的戀愛、親子之愛、友誼、對動物、對神、對國家、社會之愛等;恨的部分則涵蓋嫉妒、偏見、病態的披判、好鬥、被害妄想……等,實為研究愛恨心理學不可錯過的著作。 |
|
|
|
|
|
|
|
|
|
|
|
|
|
|
目錄
「愛的本質是什麼?」
「恨是如何形成?」
「愛與恨的起源為何?」
「愛與恨如何糾纏?」
「愛、恨與社會的關聯為何?」
「愛與恨」的課題,長久以來即為哲學、文學、藝術、宗教家所熱衷探討,而近代的自然科學、醫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亦多所觸及。本書作者不僅以心理學家的立場,更超越心理學傳統,從生物學、生理學、精神醫學實驗心理學的觀點,並運用文化人類學、社會心理學及其他社會學的研究成果,透過臨床實驗,來分析人類「愛與恨」的心理,其中以共生的理論來闡釋人類情感中愛的產生,以病理學的角度來解析恨的生成,為研究愛恨心理論述中深具創見的一本心理學著作。
關於愛的研究部分,包括情人之間的戀愛、親子之愛、友誼、對動物、對神、對國家、社會之愛等;恨的部分則涵蓋嫉妒、偏見、病態的披判、好鬥、被害妄想……等,實為研究愛恨心理學不可錯過的著作。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