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3260950 |
定价 |
NT380 |
售价 |
RM59.40 |
优惠价 |
RM52.87 *
|
作者 |
陳均
|
出版社 |
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3-06-05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22 页. 21.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在北京聽曲,不可錯過崑曲 崑曲不只是「百戲之母」,更是「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在白先勇創作《青春版牡丹亭》之後,更將崑曲推至國際
此書包含有二:一則追懷舊京崑曲往事,取其佳者、逸者、奇者而述之,二則剖析新都梨園現狀,擇其庸事、趣事、怪事而詰之。故兩者實而為一,皆是作者之興、之感、之悲、之臆也,遂引苦水詞,名之曰「也有空花來幻夢」也。本書分三卷,第一輯為讀曲筆記及北大崑曲課日記、演講;第二卷為隨筆,以北方崑弋軼事為主,第三輯為論文,析當前中國大陸昆曲、京劇、越劇等戲曲文化現象。
本書特色
一則追懷舊京崑曲往事,取其佳者、逸者、奇者而述之,二則剖析新都梨園現狀,擇其庸事、趣事、怪事而詰之。
作者簡介
陳均
文學博士,200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任職於中國藝術研究院。出版有專著《中國新詩批評觀念之建構》、《空生岩畔花狼藉——京都聆曲錄》、小說《亨亨的奇妙旅程》、詩集《亮光集》、崑曲傳記《仙樂縹緲——李淑君評傳》、《義兼崇雅 終朝采蘭——叢兆桓評傳》等,編有《京都崑曲往事》、《梅蘭芳——穆儒丐孤本小說》等。 |
|
|
|
|
|
|
|
|
|
|
|
|
|
|
目錄
卷一
漫齋戲筆 北大崑曲課日記 北京與崑曲——在北大崑曲課上的講演 Passion、白公子以及《紅樓夢》——白先勇先生印象記 名士瑜韻——汪世瑜先生印象記 仁者之「甜」——蔡正仁先生印象記
卷二
徐朔方、胡蘭成與崑曲 「余桃公」的紙上「傳奇」 顧隨評戲 毛澤東看過《李慧娘》嗎? 丑角大師的百年 吳梅在北大教崑曲 吳梅自許詞曲第一 白永寬:崑曲中的譚鑫培 「鐵嗓子活猴」郝振基 聽陶歌似誦陶詩 民國崑曲的「一台雙絕」 一百年的兩個「活鍾馗」 韓世昌與「傷寒病」 韓世昌演《遊園驚夢》 民初的一場崑弋義務戲 中途隕落的崑旦白玉田 「思凡」與「醜思凡」 在和平藝苑祭月 人世風景——寫作《李淑君評傳》、《叢兆桓評傳》感言 古豔風流身——梨園戲《董生與李氏》觀後 焚書——穆儒丐小說《梅蘭芳》前記 京話與伶史——穆儒丐小說《北京》前記 「于丹被轟」與崑曲現狀 崑曲與《牡丹亭》——答《人民日報》記者問
卷三
崑曲、社會文化空間與社會主義文化實踐——對「非遺」以來的崑曲生存狀況之分析 「文化長城」or「借體還魂」???「京劇進課堂」之爭議 「百年」之後的越劇發展態勢與未來想像
附錄 一九四○年代北大學生生活之一斑 後記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