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昔日香港,你了解多少? 街邊小販、茶樓吸引客人的招式、塵街、大排檔,這些香港故事,作者兒時回憶,現在越來越少見。 香港人喜歡用街的特色稱呼它,例如亞皆老街至山東街的一段通菜街,由於在這街道上的攤檔售賣的東西,多以女性服裝和女性用品為主,因而俗稱「女人街」。 「塵街」,顧名思義,這條街佈滿灰塵。在〈「塵街」素描〉中,詳細描寫了這條街道的景貌:「這條『塵街』的塵實在多得怕人。所謂塵,即是沙。馬路上滿是,行人路上積得更厚,就是兩旁的建築物,牆上都是積滿厚厚的塵垢。本來是什麼顏色的牆也不再起眼了,遠望去只是一片灰黑。」 本集所收文章,均選自一九八〇年代《快報》專欄《香港小事》的舊稿,這些文稿當年發表時,是每日以三百字左右見報。今次得機會重組,整理成文,以原貌與大家見面,是難得的機會。 取名《老香港.舊世情》,特別強調是「舊日香港的世情」,好讓同生於香港的同代人產生美好的回憶。故此,每篇在題目之前,先現寫作日期,讓大家知道:哦,原來那時候是這樣的! 《老香港.舊世情》乃係《稿匠生涯原是夢》(香港:初文出版社,2023)的兄弟篇,只是內容更廣泛,是書事以外的社會動態。
狗的父親底故事 無節派 住街頭的故事 偏食第一 司機的忍術 紅燭燃亮的中秋 談鬼 不要半個男人 這是誰的錯 玩笑開不得 「塵街」素描 天氣很冷 劫匪都「揀飲擇食」 某酒樓的新招 裝假鴿 去打邊爐 巴士走錯路了…… 孩子怎樣變壞 護級大戰 壞習慣或小動作 智利小姐 高薪的兼職者 兩則花邊 妖孽臨香江 兩種前所未見的賭博 眾多的街頭賭檔 即製即賣的食品一流 阿婆遇劫記 滿月「風波」 送聖誕咭 退休後讀書樂 夜街守護神的故事 螺殼當碗用 新正頭老人家去拜車公 像大牌檔的「大聲公」飯店 想起「寶生」劫匪 他真是「飛天蠄蟧」 隧巴內 急症室進步了 燒味店內午飯 鬥氣的故事 教學表演 何以為人師表 標語 夜歸的一家 兩個媽媽的爭執 就是那麼回事 從外貌去猜年紀 愛「抽稅」的人 喜劇收場的悲劇 派報紙阿伯 捐款回佣 新潮少年 駕「黑廂車」的 再嚐到「沙田炸豆腐」 活劇 實物教學的笑話 作了夜冷店翻譯 逛街市 抽煙受歧視 我捱世界為的是什麼? 部長出馬的精品日 過度活躍症 三斷 九七與她無關了 舊物精品店 研討會請公開.廣宣傳 女廁有男人 用「真正」牛肉製的牛肉乾 輔導主任 車位租貴買平 「喜鵲」還是「烏鴉」 精靈的臭鼠 應該停停了 情願住新區不住「監倉」 養車貴過養妾侍 老師傅表演做賊 黃昏駕車過海,苦! 火唔燒到肉唔知痛 詐傻扮懵輩
作者簡介 許定銘 許定銘常用的筆名有陶俊、苗痕、午言、向河等,一九四五年生,在香港受教育及成長,從事寫作六十多年,早年埋首於新詩、散文及小說的創作,近五十年專注於「書話」的評介,其內容以中國現代文學及香港新文學的研究為主,旁及台灣及南洋方面的作家和作品。 他從事教育工作四十年,教過小學、中學和大專院校;開書店二十年,畢生與書結緣:買、賣、藏、編、讀、寫、教、出版,是八種書事集於一身的愛書人。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