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到底有多冷?人民眼中的冷戰世界, 城邦阅读花园 - 马来西亚最大网路书店
 
首页 3天快送 台湾图书 香港图书 中国简体 马新简体 生活品味 休闲娱乐 文具手作 电子书 漫画馆
 

预购商品

看看更多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22.06.2020搶先預購_SIDE BANNER
天人共振音乐 SIDE
《河流》身心靈療癒.誌
12.2024 馬來西亞音樂專輯_Side Banner
05.2024 漢方芳療經絡健康管理師課程_side banner
新书排行
畅销排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看看更多
 

冷戰到底有多冷?人民眼中的冷戰世界

Cold War Crucible: The Korean Conflict and the Postwar World
       
 
ISBN 9789570536201
定价 NT750
售价 RM117.20
优惠价 RM104.31 *
作者 益田肇
译者 葉静嘉
出版社 臺灣商務
出版日期 2025-06-01
装订 平裝. 單色印刷. 504 页. 23.
库存量 即將上市,敬請期待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36.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内容试阅
  • 作者简介
     
 

 

不是戰場,卻是每個人心裡的戰爭!
冷戰不是兩強之間的對抗,而是千萬人共同建構的戰後圖像。
從美國、中國、臺灣到日本與歐洲,
本書帶你走進一段「被相信」的歷史現實。

  ▍我們以為冷戰是美蘇的棋局,其實是無數人共同建構的世界秩序
  這不是一部描寫領袖決策或軍事衝突的國際關係史,而是一場跨越國界、深入日常的「集體建構」。
  書中詳細分析各地人民如何在媒體、教育、社會運動與流言中,被迫選邊站、製造敵人、扮演忠誠的「冷戰公民」。
  從家中到學校,從社區舉報到自我審查,冷戰不只是國與國之間的對抗,更是一場深入人心與生活的規訓。在這裡,「冷戰」不是由上而下的指令,而是透過無數草根階層的參與及選擇,逐步構築出的現實。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卻深入人心的社會動員——由信仰、恐懼與選擇共同構築的冷戰世界。

  ▍一場遠方的戰爭,意外改寫臺灣命運
  1950年,一場爆發在朝鮮半島的戰爭,點燃了臺灣歷史的轉折點。
  原本被美國冷落、幾乎放棄的孤島,因韓戰爆發而成為冷戰前線。
  美軍第七艦隊開進臺海,國民政府獲得喘息機會,美援源源而來,臺灣就此踏上另一條歷史軌跡。
  政權穩定,美援接踵而至,島上也隨之進入長期戒嚴、全面動員與白色恐怖的年代。國家強化敵我邊界,人民則陷入彼此監控與噤聲的體制之中。
  這不僅是一段歷史記憶,更是理解今日社會氛圍與集體心理的關鍵時刻。

  「所有政治──即便是全球政治,實際上都是在地的。」美國前眾議院議長歐尼爾(Thomas P. O'Neill)

  我們以為冷戰是美蘇兩大陣營的對奕,其實它是一場無數人參與其中的全球社會動員。本書從「人民」的角度重新描繪冷戰,從1945年二戰結束後的美國、中國、臺灣、日本、韓國、菲律賓出發,揭示冷戰如何滲透進人們的家庭、學校、社區與生活。冷戰不是抽象名詞,而是透過恐懼、信仰與選擇所構築的「想像現實」。它不只是發生在領袖之間的博弈,更是一場日常生活中的戰爭──從言論審查到社區舉報,從國家機器到家庭監控,每個人都被捲入這場無形的規訓。這不是兩強對峙的故事,而是千萬人以信念與恐懼,在動盪的世界中,親手建構出的戰後現實。

  作者益田肇以全球史與社會史視角,詳細剖析韓戰如何催化這場全球動員,進而帶來赤色清洗、白色恐怖、麥卡錫主義與各地社會整肅行動。作者發現關鍵在於,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的國家,比起對於「冷戰」的恐懼,當時人們更在乎的是恢復安穩的生活。不論是美國的麥卡錫主義、日本的赤色清洗、中國鎮壓反革命分子,甚至是臺灣的白色恐怖,都是假借「對抗共產主義」之名,行「排除社會異議」之實,藉此達到所求的內部穩定。一個存在於社會大眾「想像中」的冷戰框架就在這樣的脈絡下成形。

  益田肇指出,人民並非冷戰的旁觀者,而是積極參與、深受影響的行動者──正是他們集體建構了我們今日理解的冷戰世界。

  本書原版自哈佛大學出版社發行以來,便在全球引發熱烈回響。繁體中文版譯自作者大幅增修與重新架構後的日文版本,內容更勝英文版。本書共由十章組成,並依大致主題共分為三部。

  第一部「互相影響的世界」:聚焦於1945至1950年,第二章聚焦於1950年6至7月,全球各地如何看待韓戰爆發的消息,以及這個消息如何引發了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恐懼、如何使冷戰相關的言論變得更加現實。

  第二部「社會的時代」:包含了第三至第六章,關注1950年夏天至1951年初,約六個月的這段時期。詳細探討美中之間最終導致決定參與韓戰的決策過程,揭示市井小民如何參與政治和歷史的形成。第三和第四章分別深入探討了華盛頓和北京有關參與韓戰的決策過程,但重點在於,無論華盛頓或北京,促使其參戰的決定因素,更多是著重於大眾情緒和國內政治動向的「印象政治學」。

  第三部「同時性的世界」:包含第七至第十章,主要處理的時間是1950年秋天至1952年前後。透過揭示出世界各地同時發生的社會清洗風暴,從而分析韓戰期間曝露的社會分歧和摩擦,是如何被「解決」的。其中包括美國的麥卡錫主義(第七章)、英國的對勞工運動的打壓和日本的赤色清洗(第八章)、中國的「鎮壓反革命運動」(第九章),以及臺灣的「白色恐怖」和菲律賓對「非菲律賓活動」的鎮壓(第十章)。

本書特色

  ★一本真正從人民視角書寫的冷戰史:去除權力菁英敘事,回到家庭、社區、學校的第一現場。
  ★揭示冷戰如何滲透日常生活、集體情緒與國家意識形態。
  ★完整收錄日文增修版內容,全書近三十萬字,補足原英文版本未曾揭露的地區與觀點。
  ★內附多幅珍貴歷史影像,重現冷戰氛圍中的亞洲與世界。
  ★三大主題、十章內容,結構清晰,深入淺出,適合歷史研究者與一般讀者共同閱讀。

榮獲獎項

  日文版榮獲第21屆大佛次郎論壇賞(2021年)、第75屆每日出版文化賞[人文.社會部門](2021年)

專文導讀

  陳佩甄∣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好評推薦

  藍適齊∣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徐進鈺∣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特聘教授
  陳翠蓮∣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蕭道中∣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陳冠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江仲淵∣「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創辦人
  李文成|《一歷百憂解》Podcast製播人
  (依來函時間排序)

外媒好評

  「一本充滿原創性的重要著作,挑戰既有的觀點,大大深化了我們對冷戰早期的理解。由於過去韓戰的歷史都側重於美國的視角,益田的作品有助於我們糾正過去的觀點。冷戰史的顛峰之作!」──文安立( Odd Arne Westad),《躁動的帝國》(Restless Empire)

  「益田達到的成就無庸置疑。這是一本傑出的著作,巧妙融合了國際史與社會史,用令人讚嘆的研究為基礎,提出了對於我們理解冷戰具有真正重要意義的論點。」──《外交史》(Diplomatic History)

  「嚴謹的研究搭配上多種語言檔案的使用,令人相當佩服。益田巧妙地將外交和政府檔案,以及一般大眾寫給美國總統或中共地方黨部的信件,安排到這部作品裡。他還前往美國、日本、中國、英國、印度、新加坡、臺灣等地的數十個檔案館進行研究。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即便關於冷戰這段時期已經有如此多的著作,本書仍然讓人耳目一新、極具啟發。」──《亞洲研究期刊》(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本書絕妙地結合了社會史與外交史,跨出決策菁英的圈子,關注一般人在冷戰早期的關鍵時刻扮演了如何的核心角色。同時,出色地融合了地方史與全球史,既關注了韓戰在國際上的肇因與影響,也沒有忽略了塑造和經歷這場戰爭的在地人民。作者在十個不同國家的檔案館所進行的研究讓人印象深刻;儘管方法論上相當細緻,但表達清楚明確、敘述優美、引人入勝。……一本相當重要的著作,為社會史結合外交史的文獻日漸增多的今日,做出重要的貢獻。將過去通常孤立研究的冷戰事件整合到一個全球框架之中,呼應了美國前眾議院議長歐尼爾(Thomas P. “Tip” O'Neill)的格言:『所有政治──即便是全球政治,實際上都是在地的。』」──《美國歷史評論》(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本書建立在傳統外交史研究方法與所謂「文化轉向」之上。益田深掘了許多不同社會在地層級的社會變遷根源,向我們展示了這些變遷如何影響對於更大事件的回應,並且反過來影響國家政治菁英並受其影響。令人印象深刻的著作。」──威廉.史圖克(William Stueck),《重新思考韓戰:一部全新的外交與戰略史》(Rethinking the Korean War: A New Diplomatic and Strategic History)
 

 

 
     
     
     

客服公告

1.
2.
3.
看看更多
15.05.2025 等待 與不確定相處_Side Banner
08.05.2025 唯讀書是不可取代  綫上書展_Side Banner
17.04.2025 從心閲讀,發現喜悅 讀書共和國回頭書展_Side Banner
24.05.2025 靈魂鍛鍊的旅程:發現自己,就是奇蹟!工作坊_Side Banner
24.05 & 25.05.2025 吳若權系列講座_Side Banner
25.05.2025 那些遷徙抑是流離?新書分享會_Side Banner

热门活动

17.05 - 30.06.2025 農夫展覽_Side Banner
31.05.2025 餐飲魔咒:我在餐飲業的日子 分享會_Side Banner
07.06.2025 我命由我不由天—《歷經風雲,才能笑看風雲》分享會_Side Banner
08.06.2025《幸福的溫度——遇見現代中醫的生命故事》分享會_Side banner
06.07.2025 穿越時光,見證文化傳承--《日記 · 再見老行業》分享會_Side Banner
12.07.2025《直男癌病史》新書分享會_Side Banner
19.07.2025 平和歸零,從心開始:禪繞與零極限分享會 [第25場]_Side Banner
10.2024 城邦推出APP_Side Banner
城邦現金禮券_side banner
城邦阅读花园粉丝团
城邦Instagram
閱讀城邦

订阅电子报

     

关于城邦  |  隐私权政策  |  购物指南  |  便利付款  |  商品寄送  |  售后服务  |  联系我们
客服专线:+603-9056 3833      电邮:services@cite.my
网购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am – 5:30pm (假日除外)
门市营业时间:11:00am - 7:00pm(公共假期适逢周一至周五为休店日,若逢周六日则照常营业)

Copyright © 2025 Cite (M) Sdn Bhd (458372-U).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