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與自然靈犀相通,就在日常生活剎那之間 融合宗教經驗、生態書寫與東西方思想的跨領域研究 透過人對大自然種種存在的認知和直覺感應,創造一場奧妙的精神交流 所謂「與大自然通靈」,通靈的對象不是超自然他者,而是大自然種種,雖然也使用「通靈」一詞,但沒有虛幻、玄祕、特異的情節,也沒有遙遠而未知的他界想像,不過這一類通靈的經驗者同樣擁有所謂屬靈經驗的超越意識與神聖體悟。 當代靈性的發展已有不同取徑,「自然靈性」是其中一種類型,它是一種神聖的、超越的、知悟的意識狀態,並非來自遙遠陌生的他界,也不是深奧至不可言說的經驗;反之,它存在於尋常角落,就在我們呼吸、感嘆之中,仰望、俯視之間。 本書彙整英國「宗教經驗研究中心」搜集的檔案、世界知名自然寫作、莊子及陶淵明的歸隱經典、當代影像創作中的相關作品,綜合討論自然靈性的存在與意義。當人類走向自然,聆聽宇宙之音,並找到自己的節奏和曲式,這就是一場奧祕的自然靈性經驗。 名人推薦 謝世維 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教授 專文推薦 Josie/《走向內在》作者 李偉文/作家、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沈恩民/插畫家 廖鴻基/海洋文學作家 劉崇鳳/作家、自然引導員 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主持人 聯合推薦 野外同愛好者,可能多少都曾在山林汪洋中感受過不同於日常、難以名狀的體驗和感悟吧?撇除腦內啡的加持,或者在觸目所及的如畫奇景,或者在涼爽薰拂面而來時帶起的微癢輕顫;也許是夾雜在尋常音聲中那陣或渾厚低沉、或輕快和諧的合奏股動;也許是在汪洋深處除了自身的呼吸與心跳外,仿若與世隔離卻又與萬物相繫的靜默中;更或許是那次登頂後獨自在山巔暖陽下坐忘時空、恍惚像消融了實體,卻宛若能感知草葉伸展、微風呢喃、蟲蟻動靜的離奇瞬間……縱然仍歷歷如繪,但此種種經歷,由於太過玄奇,總歸不免以為是出於自己跳脫的想像,而身為資深麻瓜,更未曾將其與「通靈」一事連結。直至今日有幸拜讀楊美芬博士新作《與大自然通靈》,頓時如醍醐灌頂,開啟了嶄新視野。──Josie/《走向內在》作者 每天,我要把時間獻給祢,回到大自然裡,觀察受造之物並思想祢。穹蒼、山林、大地和其間的萬物,一切都是祢的創造,每天,我要稱頌、讚美、敬拜祢!──沈恩民/插畫家 萬物有靈,本當如是。若對大自然與自身足夠信任且敞開,每個人都可能接觸到自然靈性。謝謝楊美芬老師的書寫整理,將「自然靈性」以專書之姿航向華人世界,擴展感知的宇宙,天啊,我好激動!──劉崇鳳/作家,自然引導員 在這個科技主導、萬象飛逝的時代,人類或許早已遺忘如何傾聽風的低語、水的流唱、鳥獸的安靜行止。這本書提醒我們,萬物有靈,從來不只是信仰的命題,更是一種世界觀的選擇。當我們重新學會感受、理解與回應自然的聲音時,或許,我們也將重新找回自己在這宇宙大網中的位置。──謝世維/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教授
推薦序 自然中的靈性/謝世維 緣起 風曾告知二、三事 第一講 什麼是「自然靈性」 第二講 與大自然通靈的經驗 第三講 自然寫作中的眾聲交響 第四講 影像演繹的自然靈性 第五講 莊子的自然、靈性與道 第六講 回歸本真,靈通自然的陶淵明 第七講 自然經驗中的靈性超越 第八講 自然靈性的知悟、美感與療癒 第九講 形變、物化、連續︰大自然的靈通之道 結語 三則尋常記事
作者簡介 楊美芬 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博士,曾獲106年度科技部獎勵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候選人論文撰寫獎助,研究專長為宗教理論(主要為宗教心理學與宗教哲學)及文史哲學跨領域整合論述。曾以個人內在的宗教/靈性經驗、當代自然意識和靈性發展的現象與趨勢為主題,撰述〈當代綠色靈性的精神意義:自然靈性經驗中的超越與領悟〉、〈與大自然通靈:27個RERC 經驗案例的分析與討論〉、〈al-Ghazzali的靈與心救贖:一個靈思心理學的解析〉等論文。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