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越快樂原則,佛洛伊德經典選輯:死之本能×愛與催眠×野蠻群眾,佛洛伊德告訴你,內在衝突從何而來?
|
|
|
|
|
|
|
|
|
ISBN |
9786267699331 |
定价 |
NT330 |
售价 |
RM51.60 |
优惠价 |
RM45.92 *
|
作者 |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
译者 |
周珺 |
出版社 |
樂律
|
出版日期 |
2025-05-2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44 页. 21. |
库存量 |
即將上市,敬請期待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從童年創傷到夢中重現,記憶是如何編織我們的痛苦?
進入群體心理,洞察領袖魅力與群眾盲從的根源
經典三書剖析人性,重新思考內在與社會
⚑ 深入探索潛意識
本書收錄佛洛伊德三部經典之作:《自我與本我》、《超越快樂原則》與《集體心理學與自我分析》,集中展現他對人類心理結構的深刻洞察。佛洛伊德從潛意識、自我、本我與超我的交互作用出發,探討心靈如何在本能與社會規範之間尋求平衡。讀者將能理解人如何在壓抑、自我防衛、夢境與創傷記憶中掙扎與適應,並意識到看似理性的行為其實暗藏著潛在衝突與壓抑力量。
⚑ 快樂與痛苦之間
《超越快樂原則》中,佛洛伊德突破以往以快樂原則為主軸的心理學模型,提出「強迫性重複」與「死之本能」等概念,對人類傾向於重複痛苦經驗、夢境中重現創傷、乃至自我毀滅行為提供深層解釋。他指出,心理活動不全由尋求快樂支配,還存在一種深層衝動,促使人重返原始的無機狀態。這一理論挑戰傳統心理學對本能的定義,擴展了人類動機的理解維度,並為之後的創傷研究、文學心理批判與文化分析開啟新方向。
⚑ 自我與群體
在《集體心理學與自我分析》中,佛洛伊德將精神分析拓展至社會層面,剖析個體在群體中的心理變化。他指出群體情境中,自我可能退化、理性被情感主導,並藉由認同、移情等機制形成對領袖的依附與服從。這些現象說明了宗教、政治、社會運動中群眾行為的本質,也說明了文明與社會規範如何在個體心理中建構與內化。他將自我視為集體壓力與本能衝動交織之場域,揭示人性與社會的張力關係。
⚑ 經典理論的時代價值
本書不僅呈現佛洛伊德對人類心理的開創性理論,也體現他作為哲學家、觀察者與治療者的多重角色。他的思想不只改變了心理學,也深遠地影響了文學、藝術、文化理論與現代性批判。這三部著作相互映照,既深化對個體心理結構的理解,又勾勒出社會情境對人心的塑造,成為理解現代人內心矛盾與文化困境的經典文本。對今日讀者而言,本書仍具啟發性與穿透力,是探索自我、認識潛意識與理解人類行為背後動機的重要里程碑。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佛洛伊德三部經典著作,透過潛意識、自我結構與本能衝動的深層剖析,揭示人類心理運作的複雜性與矛盾性,並以精神分析視角探索創傷重複、壓抑、防衛機制等核心議題,呈現佛洛伊德對心理動力學的深刻洞察與哲學性思辨,其理論不僅奠定現代心理學基礎,也深刻影響文學與文化。 |
|
|
|
|
|
|
|
|
|
|
|
|
|
|
目錄
超越快樂原則
第一章 快樂原則
第二章 創傷重演
第三章 強迫性重複
第四章 灰質
第五章 死之本能
第六章 矛盾與連繫
第七章 結論
群眾心理學與自我分析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勒龐的群眾心理
第三章 其他關於群眾心理生活的論述
第四章 暗示
第五章 教會和軍隊
第六章 其他問題
第七章 關於認同作用
第八章 愛和催眠
第九章 人的群居本能
第十章 原始部落
第十一章 等級區分
第十二章 附錄
自我與本我
前言
第一章 意識和無意識
第二章 本我
第三章 超我
第四章 生死本能
第五章 依賴關係
附錄A—兩種無意識
附錄B—性慾大倉庫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精神分析學創始人,被世人譽為「精神分析之父」。引導人們第一次真正走進人類深藏的內心世界,發現無法被意識控制的潛意識竟然蘊含了如此豐富的內容和巨大的創造力。著有《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論》、《自我與本我》、《圖騰與禁忌》等。
譯者簡介
周珺
諮詢心理師,對世界各大心理學家尤其是弗洛伊德的作品有深入的研究,曾在第三十六屆韓素音國際翻譯大賽獲得優秀獎。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