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6269960101 |
定价 |
NT450 |
售价 |
RM70.30 |
优惠价 |
RM62.57 *
|
作者 |
黃之暘
|
出版社 |
sandsbook散冊
|
出版日期 |
2025-05-26 |
装订 |
平裝. 雙色印刷. 256 页. 21. |
库存量 |
即將上市,敬請期待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8.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行走的魚鮮百科全書——黃之暘教授
從選購、處理、料理到品嚐
為你完整解析河鮮海味的心動密碼
如果你站在魚攤前會手足無措;
如果你對選一筐螺貝沒有自信;
如果你面對活生螃蟹亂了手腳;
如果你猶豫要怎麼煮花枝海藻;
——跟著最會吃魚的教授一起尋美味,吃樂趣!
懂魚,也懂得吃魚的水產養殖學系黃之暘老師,在食魚教育推廣不遺餘力,是銜接學術研究與庶民飲食文化的橋梁,繼《怪奇海產店I、II》後最新力作,帶你從觀察挑選、採購打理,到烹飪調味,循序漸進、深入淺出的分享豐富又美味的水產世界。
期許身為海島子民的我們,在吃好吃飽之餘,也能關注風土,以魚蝦蟹貝藻等河鮮海味的飲食日常,用輕鬆但不隨便,節約卻仍充滿隨興自在的方式,從餐桌往產地,因料理而進廚房,為自己與所愛之人,打理以水產為動物性蛋白質優先選項的每一餐,好好吃魚,吃魚好好!
「食當令、吃在地,已經成為當代人們感受季節更迭與踏查風土時的必要元素⋯⋯以真實紀錄並充分反映時空更迭美好的各類河鮮海味,絕對可以同時滿足身心靈,並成為無時無刻的滋潤與撫慰。」——黃之暘(本書作者)
Q. 水產哪裡買?
A. 菜市場、超市、漁獲產地、觀光魚市、海鮮電商,找對地方買好魚!
point➊ 在傳統市場看準下手,先訂後拿;在漁獲產地勿任意拍照打卡,勿打擾拍賣活動。
point➋ 在觀光魚市先告知店家預算再點餐。吃當季當令,活魚活蝦活蟹淺嚐輒止。
Q. 水產怎麼挑?
A. 不同種類有不同挑選標準,有神、晶亮、硬挺、無臭,最新鮮!
point➊ 魚類應從外觀、氣味、觸感與質地等,進行綜合全面的檢視。
point➋ 不食用非市場購買、罕見或未經確認之蟹類,以外觀完整,活力十足且重量沉甸的活蟹優先。
Q. 水產如何處理?
A. 刮魚鱗、挑蝦腸泥、拆卸螃蟹、處理小卷花枝,樣樣均有訣竅!
point➊ 買回來的蝦子,若當天不食用,嚴禁以自來水沖洗,分裝冷凍!
point➋ 貝類須靜養於稍具深度的碗盆之中,額外添加鹽分,以利吐沙。
Q. 水產有哪些烹飪選擇?
A. 生食、汆燙、清蒸、乾煎、油炸、烘烤,水產料理技巧一把通~
point➊ 滾沸並產生大量蒸氣後才入鍋清蒸,全程鍋蓋蓋緊緊。
point➋ 酥炸時,白肉魚比紅肉魚好,體型小比大塊魚肉好;有甲殼的蝦蟹會比剝了殼的來得具有風味。
Q. 有哪些隱藏版,讓水產美味不漏接?
A. 魚腸蝦殼,蟹黃蟹膏,龍珠墨囊,跳脫舒適,怪奇珍味饕餮嚐!
point➊ 循序漸進感受蟹類美味:下而上、由遠至近、再從裡到外。
point➋ 不妨試試看俗稱為「龍珠」的頭足類口球,與胴部內側的墨囊。
本書特色
1. 重點單元,讓教授為你劃重點,水產五顆星星必備知識!
2. 專欄單元,分辨保鮮與保存,調味料與蘸醬能怎麼變化!
3. 插畫家草間白鳥細膩圖解,簡單明瞭小撇步!
4. 第一現場彩圖真實照片,帶你紙上逛選水產!
名人推薦
生活在親海及多樣水產品選擇繁多、上天恩賜之地——臺灣,同種魚隨區域、漁場、季節、養殖捕撈及大小不同,衍生數萬種不同的滋味。光是想著如何烹飪品嚐才會幸福滿滿,怎麼採買搭配才能吃得安全又健康,學會識魚、懂吃魚,便是身為臺灣人值得貫徹一生的功課!——陳建佑|農業部漁業署副署長、(財)台灣養殖漁業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專文推薦
你的魚販永遠告訴你「這個加薑絲,煮湯最好」,你還是跟大家搶著買白鯧?紅喉嗎? 現在你只要聽黃老師的話,買這本書,你(和全家人)就會活得更有滋有味!——王嘉平|Solo Pasta 創辦人/主廚(還有在煮)
臺灣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我不認同這個口號,因為文化除了是生活的共識之外,關鍵在於態度。 怎樣的餐桌態度才有海洋文化的觀點?之暘兄這本書便以知味、品味和玩味的架構,說清楚講明白了。——徐仲|飲食文化研究者
黃之暘是海大水產養殖系教授,他身體力行「有魚不吃肉」的飲食習慣,並把他對各種魚、蝦、蟹、貝、藻的專業知識及實務經驗,從選購、處理到烹飪的方法,以至於食物里程、永續漁業的理念,讓我們感受在臺灣吃魚是何等幸福之事。——曹銘宗|臺灣文史作家
臺灣靠海吃海,之暘老師可說是臺灣的食魚行動百科,從實際採買到烹煮,從野生到養殖、從常見經濟型到隱藏版水產,本書集老師過去食魚之大全,和大海相聚的美好時刻,從好好吃魚開始!——黃紋綺|「洄遊吧FISH BAR」摸魚長
海島子民怎麼可以不懂海鮮,魚蝦蟹貝藻,哪裡產?又要到哪裡買?更重要的是連嚐來如何都先試過了,從裡到外此書都幫你準備好!這是一本臺灣米其林餐廳必須要放進員工訓練的指南,更是生活在臺灣必備的一本書。——郭庭瑋|米其林綠星餐廳EMBERS主廚
我很喜歡吃魚卻不懂魚,記得和老師第一次半夜到魚市場見學時,除了佩服老師滿滿的學識,更感動於他和在地魚販的互動及產業脈絡的見解。在外食為主及氣候緊急的年代,我們的餐桌已經變得不一樣。這本書將讓更多人認識我們的海味並開始有意識的消費。——蘇小真|家樂福永續長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番紅花|飲食作家
韓良憶|飲食生活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
——做伙來食魚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
|
|
|
|
|
|
|
|
|
|
|
|
|
|
目錄
推薦序|幸福,從健康吃好魚開始(陳建佑)
推薦語|王嘉平、徐仲、曹銘宗、黃紋綺、郭庭瑋、蘇小真
自 序|吃好,也好吃
【第一章】買魚去――準備出發!
魚從哪裡來?
魚去哪裡買?
為自己挑條好魚
菜市場篇|美味搖滾接地氣
超級市場篇|速成美味不馬虎
漁獲產地篇|第一手新鮮滋味
觀光魚市篇|當地特色風味餐
網路採購篇|低溫配送超方便
【第二章】選魚去去――看鮮度、挑種類、嚐美味!
組成水產品的種類有哪些?
如何區分水產品的形式與樣態?
魚類篇|新鮮直挺挺
蝦類篇|美味硬邦邦
蟹類篇|橫行霸道是關鍵
螺貝類篇|吃常見的,阿貝不出事
頭足類篇|澄透有神保證鮮
藻類篇|藻吃藻享受
【第三章】大刀闊斧――開動前,請這樣處理!
魚類篇|三清、輪切各有撇步
蝦類篇|剝蝦技巧不求人
蟹類篇|迅速打理快狠準
螺貝類篇|請給牠一個吐沙的時間
頭足類篇|頭頭是道美味
藻類篇|快洗快煮有訣竅
乾貨篇|泡發時間是關鍵
【專欄一】什麼是保鮮?
【專欄二】什麼是保存?
【第四章】食指大動――家常宴客一把罩!
生食篇|生鮮食用衛生第一
氽燙篇|將滾未滾火候得宜
清蒸篇|滾水大火下鍋蒸
乾煎篇|熱鍋熱油少翻動
烹炸篇|外酥裡嫩有訣竅
烘烤篇|高溫直火是王道
調味與提鮮篇|鹹鮮風味妙無窮
【專欄三】水產烹調常用調味料
【專欄四】搭配水產常用佐料與蘸醬
【第五章】大隱於市――隱藏版美味就在此!
魚類篇|魚肉外,還可以吃哪些部位?
蝦類篇|蝦頭、蝦殼、蝦卵、尾扇再利用
蟹類篇|蟹膏蟹黃是大人的滋味
螺貝類篇|試試內臟團的奇異風味
頭足類篇|龍珠、肉鰭、墨囊勇敢嚐
遺珠之憾篇|臺灣各地怪奇海產點點名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黃之暘
祖籍南京,出生眷村,在台北成長,最後選擇雨都基隆完成學業並工作迄今。
因為喜歡養魚吃魚,所以離不開水,也甚愛海洋。不過養的難免分離,光看又不過癮,不如結合專業,讓囊括魚蝦蟹貝藻等豐富組成的水產,在課堂教學與研究探索之餘,能透過料理與食用貼近日常。因此近十年間,分別以書寫、攝影、演講與烹調,分享水產飲食風味與樂趣見聞。
目前為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夢想是擁有一家伴隨四季時令、供應自然美味與生活樂趣的食堂,透過水產風味了解資源、環境、產業與生態,吃好吃飽,也吃得安心與滿足。
著有《怪奇海產店:海島子民的海味新指南》《怪奇海產店Ⅱ: 吃不過癮 那就續攤》。Facebook社團「養殖與食魚文化」,並主持Podcast「河鮮海味」。
▲養殖與食魚文化:www.facebook.com/groups/1480665215534806
▲河鮮海味:open.firstory.me/user/seafoodflavors/platforms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