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我們甘願放棄自由?:洞悉人性弱點的極權心理學
|
|
De psychologie van totalitarisme |
|
|
|
|
|
|
|
|
ISBN |
9786267650264 |
定价 |
NT420 |
售价 |
RM65.60 |
优惠价 |
RM58.38 *
|
作者 |
馬蒂亞斯.戴斯梅
|
译者 |
洪世民 |
出版社 |
平安文化
|
出版日期 |
2025-04-14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04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極權基於人性,它離你我其實很近。
失控的「民主」隨時可能變成「極權」,全在我們一念之間。
一個你我都無法逃避的社會議題,一本所有人都應該閱讀的書!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嘉銘 專文導讀!
極權,是一種集體催眠,
它會摧毀你的道德意識,
抹除你的批判性思考,
多數人根本不會注意到,我們正逐漸走向極權……
●政府為什麼對「造謠」這麼畏懼?
●如果不是媒體的渲染,新冠肺炎疫情可以「少死掉」很多人?
●就算是最荒謬的想法,只要有一群人一起相信,它就可能成真?
●恐懼和攻擊,是「團結眾人」最好的方式?
●為什麼有些人會寧可相信誇張的陰謀論,也不相信顯而易見的事實?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地球上的許多人,仍然處於極權政府的控制之下,生活在民主化社會的我們,依舊面臨著極權主義的威脅。我們常常感到納悶,為何獨裁者會透過民主選舉產生?人們為何會甘願放棄自由,為自己綁上枷鎖?難道都沒有人發現不對勁,試圖反抗嗎?
在資訊傳播發達的年代,我們的身邊充滿草率錯誤、立場偏頗的言論、氾濫的錯假訊息,讓我們對於事實的真相真偽難辨。當真假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虛構但說得通的謊言」就會輕易跨越道德底線。
本書作者透過集體心理學理論,深度探究極權的成因。看完這本書,我們將學會如何在人群中保持清醒,不再陷入集體的恐懼和焦慮之中,極權主義根植於人性,或許永遠沒有消滅的可能,但只要多增加一個清醒的人,人性的冬日終將退去,比現在更好的未來,依舊值得期待。
強力推薦
【Zen大的時事點評粉絲團版主】王乾任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謝伯讓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蘇彥斌
|
|
|
|
|
|
|
|
|
|
|
|
|
|
|
目錄
引言
第一部分
科學與它的心理效應
一、科學與意識形態
二、科學與其實際應用
三、人工社會
四、(不)可測的宇宙
五、馬首是瞻
第二部分
集體重塑與極權主義
六、群眾的崛起
七、群眾的領導人
八、陰謀與意識形態
第三部分
機械論世界觀之外
九、死的宇宙 vs 活的宇宙
十、物質與精神
十一、科學與真話
致謝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馬蒂亞斯.戴斯梅(Mattias Desmet)
公認全球首屈一指、將「集體重塑理論」應用於COVID-19疫情的專家。
他是比利時根特大學心理學及教育科學系臨床心理學教授,也是執業的精神分析心理治療師。
他的著作獲媒體廣泛討論,包括在Podcast節目《喬.羅根親身經歷》(The Joe Rogan Experience)及《富比士》、《紐約郵報》、《福斯新聞》、Salon.com和其他數百個媒體。他受訪的影片也獲得全球數百萬人觀看。
已出版的著作包括《追求心理學的客觀性》(The Pursuit of Objectivity in Psychology)和《拉岡的主體性邏輯》(Lacan's Logic of Subjectivity: A Walk on the Graph of Desire)等。亦著有百餘篇經同儕審核的學術論文。
二○一八年獲精神分析心理治療學會(Association for Psychoanalytic Psychotherapy)頒發實證精神分析個案研究獎,二○一九年榮獲荷蘭心理治療學會的維姆.崔斯伯格獎(Wim Trijsburg Prize)。
譯者簡介
洪世民
六年級生,現為專職翻譯,曾獲吳大猷科普著作翻譯獎,譯作涵蓋各領域,包括《心富》、《思考101》、《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在一起孤獨》、《如何獨處》、《你永遠都可以有選擇》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