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什麼是人工智能?我能在學校里有效地使用它嗎?哪些工作最適合由人類智能完成,哪些工作最適合由人工智能完成,我該如何將這兩者的優勢結合起來?我和我的學校應該如何為人工智能做好準備? 《給教師的人工智能教育》一書將幫助教師和校長們深入了解人工智能,以制定學校如何使用人工智能的戰略。本書通過考察學校的需求和挑戰,以確保學校做好準備有效地利用人工智能,並從幼兒到高中生舉例說明,展示人工智能給學校教育帶來的實際影響和益處。本書深化了對人工智能是什麼和不是什麼的理解,以及我們如何定義和衡量我們所重視的事物,並提供了一個框架,以支持逐步發展教師的人工智能思維,其重點在於通過基於證據的干預措施改善學生的教育機會。 羅斯·盧金(Rose Luckin),是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授,國際人工智能(AI)教育學會會長,專註于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設計研究。她將學習科學理論與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為教育技術的設計與評估提供了新視角,成為國際人工智能教育領域的領先專家。她以在教育技術設計與評估方面的研究而聞名,特別是在人工智能領域。她在2017年被列入謝爾登名單中非常具有影響力的20位教育人物之一。她參與了英國第四次工業革命背景下的教育政策制定,並聯合創立了教育中的倫理人工智能研究所。她是內斯塔2012年發布的具有影響力的《解碼學習》報告和皮爾遜2016年發布的《釋放智能》報告的主要作者。她撰寫了大量學術論文,主編論文集,為教育技術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她在2018年出版的《機器學習與人類智能:21世紀教育的未來》中詳細探討了AI在教學和學習中的應用,並提出了對未來教育模式的重大調整建議。她在國際人工智能教育大會(AIED)執行委員會中擔任重要角色,她的工作不僅推動了學術研究的進展,也影響了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的政策制定。 卡琳·喬治(Karine George),是屢獲殊榮的教育家和活躍的研究實踐者。在一所被英國教育標準局(Ofsted)評為“優秀”的學校里,她擔任了20多年的校長。 穆特魯·庫庫羅瓦(Mutlu Cukurova),是倫敦大學學院知識實驗室(UCL Knowledge Lab)的教育數字技術教授。 柴少明,博士,教授,華南師範大學阿伯丁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研究方向為人工智能教育、數字化學習、技術支持的知識建構等。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訪問學者。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省部級等多項研究課題。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三十多篇學術論文,在科學出版社出版專著《計算機支持的外語協作學習》和《網絡學習社區中基於對話的知識建構理論與實踐》,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譯著《創造性課堂——為了21世紀學習者的創新教學》和《人工智能教學——探索學習新前沿》。主持的課程“知識建構與協同創新”被認定為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獲得“華南師範大學教學名師” 等榮譽稱號。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