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620450044 |
定价 |
NT620 |
售价 |
RM96.90 |
优惠价 |
RM86.24 *
|
出版社 |
三聯
|
出版日期 |
2025-03-10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56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27.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粵語流行曲」概念面世多年,幾十年間創立無數里程碑,形成非凡景象。為了讓當中蘊含的珍貴情感、歷史及文化意義流傳後世,實踐有效傳承至關重要,為當今重要課題。本書齊集不同年代的專家樂迷,分上下兩編探討傳承的各種可能及方法。傳承是確立經典,也是對來歷和經驗的思考。上編由各個活躍於實踐粵語流行曲傳承的樂迷撰寫,通過親身經驗及觀察指出現今推動傳承中的機遇及挑戰。下編從學術角度檢視粵語流行歌的各種表達和現象,分析流行歌中集體情感的流動和結構。
|
|
|
|
|
|
|
|
|
|
|
|
|
|
|
目錄
編者的話 — 留情
導論 — 朱耀偉
上編
1. 鄭景元〈香港早期粵語流行曲概述及其傳承問題〉
2. 留情〈我活在歌聲裡:羅文精神的現今傳承〉
3. 舒詠晨〈從梅艷芳看傳承〉
4. 朱嘉欣〈永遠高唱我歌:黃家駒的搖滾世界及精神傳承〉
5. 李紫桐〈從AI尹光看AI 傳承香港流行歌的可能〉
下編
6. 蘇鑰機〈「我愛你」:香港粵語流行曲歌名的縱向分析〉
7. 黃培烽〈「香港快歌」:不是音樂類型的音樂類型〉
8. 羅玉華〈眼睛想唱歌:從港產MTV到本地MV以外的情感流動〉
9. 黃成傑〈網台的粵語流行曲傳播:以網絡音樂節目《Music Panda》及《音樂擂台》為例〉
10. 梁明暉〈情迷香港:後一九粵語流行曲的道德包袱〉
編後記 — 梁明暉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朱嘉欣
(@beyond.wongkakui.forever),九十後教育工作者,熱愛廣東歌,喜歡Beyond、陳百強。Instagram專頁主要分享有關Beyond和黃家駒的資訊及趣聞軼事。
朱耀偉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香港研究課程教授及總監,香港人文學院院士,研究範圍包括香港文化、全球化及後殖民論述,著有專書三十餘種。
李紫桐
零零後,就讀於香港教育大學語文研究學系。熱愛香港粵語流行曲,喜歡張國榮、尹光和達明一派。「今夜真暖:樂壇經典舊物展」(2022)展覽統籌之一。
留情
(@lau4cing4),1999年生於香港。畢業於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及設計學院藝術系。曾於台灣及香港策劃香港粵語流行曲歷史相關展覽「Dearest Anita」(2018)、「Leslie’s Week」(2019)、「梅艷芳親密愛人三十年」(2020)、「今夜真暖:樂壇經典舊物展」(2022)。著有《歌影留情》(2020)、《粵語流行曲七十年》(2024,合著)。
梁明暉
英國華威大學博士,香港大學香港研究課程講師,專注於文化研究、表演研究、政治與日常生活美學和身體美學,曾主持理論香港廣東話研討會、香港研究交易所等學術活動。
黃成傑
現為香港大學香港研究博士候選人。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學士、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文學碩士、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哲學碩士。歷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助教、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兼職講師。研究興趣包括香港文學、報刊文化及流行文化。
黃培烽
師黃培烽現職列斯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學院講師,在英國伯明翰大學獲博士學位,並於香港大學碩士及學士畢業,現在專注香港社會、傳媒研究、城巿研究,以及文化及歷史議題的研究和教學。
舒詠晨
(@anita.mui_),九十後香港人,十二歲時迷上梅艷芳,至今剛滿二十年。傳承梅艷芳是興趣,亦視之為己任,希望任何年代的人都懂得欣賞梅艷芳留下來的一切。
鄭景元
(@hk_popmusic_30s_to_80s),流行文化愛好者。2020年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曾擔任香港文化博物館全職研究助理,間中以Michael Cheng、若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