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廟公的步步修行:從信仰到文化,指引迷航人生的療癒力
|
|
|
|
|
|
|
|
|
ISBN |
9786263499249 |
定价 |
NT380 |
售价 |
RM59.40 |
优惠价 |
RM51.08 *
|
作者 |
楊庭俊(廟公)
|
出版社 |
采實文化
|
出版日期 |
2025-03-06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40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电子书试读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你以為的廟公,都在泡茶、打雜……?
顛覆傳統、走出體制的自由廟公
第一線工作觀察與成長覺察
──修行實踐×文化傳承×心靈療癒──
不僅度人也度己!
★曾受YouTube頻道「HahaTai哈哈台」專訪★
▍從皈依、乩童到廟公的奇幻修行
廟公楊庭俊小時候感應到媽祖對他說:
「出家跟做乩童,選一個!」
為此,他曾進入佛學院,也曾接受乩身訓練,
卻發覺無論當出家人或當乩童,都不是他想要的,
因不願獨善其身,從此開啟世俗的紅塵修行之路。
大學畢業後,楊庭俊在人力銀行應徵上「廟務」,
成為廟務的第一件任務,竟然就要蓋一間廟!
工作內容包山包海,除了建廟、誦經、辦法會,
還要在傳統中求創新,讓更多人了解宗教信仰的價值。
而且,這更是一份與「人」相關的專業,
要幫忙解決疑難雜症、安定身心,有如人們的心靈燈塔。
▍走出廟堂,翻轉刻板印象,延續文化精神
擔任全職廟公時,楊庭俊意識到信仰並非只存於宮廟內,
他決定跨出廟宇的門檻,雲遊四海,
去構築每個相遇之人心中的那座靠山。
他在廟埕、廟街、農村、都市鍛鍊身心靈,
走到哪裡,就修行到哪裡,
有時為人化解心結,將信仰轉為療癒的力量;
有時透過地方文史導覽,將宗教與歷史帶入更多人的視野。
▍修行不是拜拜吃素,而是日常生活的實踐
成為自由廟公後,楊庭俊體悟到,
不是只有到廟裡參拜或吃素念經才是修行,
人生時時刻刻是修行,工作、戀愛、閱讀、創作、旅行……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實踐修行這件事。
修行之路看似孤獨艱辛,
但累積的種種經歷與磨練,會在我們需要時化作力量,
有能力堅定自己的意志、療癒自己的傷口,
在這混亂世界,建立內在的秩序!
✦少年廟公的療癒金句✦
◆跟神明對話的過程,就是在整理自己,與自己對話。
◆哭出來是沒有關係的,身體有負荷上限,心也有。
◆釐清內心真正的渴望,去做符合自己意願的事情,才不會委屈自己。
◆面對疾病和死亡,需要的不是憂苦;積極正面的心,是我們對治負面情況的必備品。
◆每個當下,我們都在給予他人些什麼,同時我們也是學習者,學習他人給予的一切。
真誠推薦
陳明章|台灣音樂大師、三金得獎者
王俊傑|第33屆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
農村武裝青年|樂團
「普度眾生其實是一種熱情與浪漫,這本書打破你對廟公的既定印象,讀完之後肯定能讓你有一種得到支持的精神力量。」──王俊傑,第33屆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
|
|
|
|
|
|
|
|
|
|
|
|
|
|
|
目錄
作者序 在混亂世界,學習建立內在秩序
第1章 從皈依、乩童到廟公的奇幻修行
1. 身上的傳承
2. 我的第一次普度
3. 降落,體質的開端
4. 皈依我佛,尋找平靜
5. 正式修行開始
6. 山裡的她,相知與告別
7. 要出家還是當乩童?
8. 菜鳥廟務的職場修行
9. 開山廟公步步成長
10. 褪去通靈力,打回麻瓜
第2章 雲遊四海,普度眾生
11. 走出體制外,為眾生擺渡
12. 個案一:魔神仔與恐懼
13. 個案二:黑狗精、狐狸精
14. 個案三:石獅精
15. 個案四:冤魂與功德
16. 個案五:預知壽命
17. 個案六:他愛他
第3章 種種修行,打磨自己
18. 先仔:指點迷津
19. 農人角色:大地的饋贈
20. 導覽員:走進地方
21. 鼎農村:我把大廟變教室
22. 遺書:生命的獨白
23. 文化工作:宗教不是迷信,而是文化
24. 聲音工作:我用聲音給予祝福
25. 我:在逆境中打磨自己
後記 修行,是成就彼此前行的路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楊庭俊(廟公)
從小在宮廟場域耳濡目染,特別喜愛宗教與文化事物。2013年,為了拯救同學,開啟濟世道路。2017年,大學畢業後,一進職場就擔起蓋廟大業,成為蓋廟駐廟的「少年廟公」,燒香、掃地、誦經、收驚,樣樣要做,練就了一身技能。只是有感於大廟有些門檻,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進到廟內問事,因盼望自己能和更多心中有信仰的人相遇,成為他們心中那間廟的廟公,便開始雲遊四海。
在自我實踐的道路上,為不侷限自己只有宗教的角色,所以有了多方的嘗試:擔任過國語日報特約專欄寫手、涇川德芝慈惠堂開山廟公暨顧問、溪洲觀沁閣總幹事、土地公國際民俗藝術節企劃、土地公文化館神之將特展策展人、臺灣月琴民謠祭主持人、廟會攝影師、學甲慈濟宮大廟導覽員、牙醫與衛教活動行銷,用各式各樣的角色、形式去記錄與傳遞知識和觀念,泛出「善」的漣漪。
信念是「離經叛道何妨,裝瘋賣傻無差,心繫眾生就好」,期望自己像濟公禪師一樣不受拘束,讓人感到親切,行走天下,遇見每個有需要的人!
Instagram @ miaogong1022
臉書粉專:少年廟公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