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地之中說聊齋:生靈萬物✖女性獨立✖鄉土之美,成就文學與自然的跨時代對話
|
|
|
|
|
|
|
|
|
ISBN |
9786264162159 |
定价 |
NT350 |
售价 |
RM54.70 |
优惠价 |
RM48.68 *
|
作者 |
魯樞元
|
出版社 |
崧燁文化
|
出版日期 |
2025-01-08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54 页. 23.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遣春溫於筆端,藏仁心於字裡
穿越三百年,《聊齋志異》被賦予的新視角
帶你走進蒲松齡筆下充滿靈性與荒野之美的天地萬物
【生態視角下的聊齋解析】
本書從生態文化的角度切入,重新審視蒲松齡的經典之作《聊齋志異》。蒲松齡的文學創作超越了時代,展現出深刻的生態精神。他將人類、動植物及自然萬物視為有機整體,體現了「萬物有靈」、「人與自然共存」的思想。蒲松齡提倡善待萬物,批判人類中心主義,並以小說中的非人反映出一種尊重生命的價值觀。
【文化背景與創作精神】
蒲松齡生活在明清易代的動盪時期,鄉村與自然構成了他創作的重要基礎。本書詳細分析了《聊齋志異》與鄉土文化的深刻連結,並探討了作者的生活經歷如何影響作品的內容與精神特質。《聊齋》中的故事多發生於荒野、林間與鄉村,展現了蒲松齡對鄉土、自然的深厚情感。他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鄉野之美,並以「狐」、「鬼」等超自然形象隱喻了人性與自然間的複雜關係,表達出對樸素天性的守護與對荒野生命的讚頌。
【生態倫理與性別關懷】
在《聊齋志異》中,蒲松齡以超越時代的眼光描寫了許多充滿生命力的女性形象,她們勇敢、自由且富有獨立精神,體現了早期的生態女性主義思想。同時,蒲松齡也關注健康的情感與性關係,並藉此構築家庭和諧與社會穩定的基礎。本書從生態倫理的角度闡釋《聊齋》中的人鬼戀、動植物與人類的相互救贖等情節,分析其蘊含的人類與自然共生的理念,以及對女性獨立與自由的歌頌。
【天地之中的文化共鳴】
本書作者強調,蒲松齡的生態精神與當代生態運動中的「非人類中心主義」與「土地倫理學」不謀而合,並引述莫言與閻連科等作家的評論,展示《聊齋》對後世文學創作的深遠影響。本書立足於嵩山腳下的中原大地,結合作者的生活閱歷,從自然與人文、地方與全球的多重視角,為讀者提供一種既傳統又現代的閱讀方式,展現了《聊齋志異》作為文化遺產與生態典範的獨特價值。
本書特色
本書透過「隨筆」、「漫談」、「札記」等方式,融入歷史考據、現實見聞與個人感悟,向讀者鮮活地呈現《聊齋志異》中的天地精神與鄉土情懷。從荒野、鬼狐、女性形象到土地倫理,深入分析蒲松齡如何以柔和、厚道的筆觸呼喚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本書內容輕鬆而富啟發性,是一部兼具思想深度與文學趣味的佳作。 |
|
|
|
|
|
|
|
|
|
|
|
|
|
|
目錄
前言
序言
蒲文指要
中原板蕩
鄉先生
蒲家莊與畢府
南遊淮揚
荒野情結
萬物有靈
狐之本尊
鬼是何物
喜人談鬼
人鬼情未了
雅是情種
愛慾與情色
齊人之福
為女性造像
為鄉土代言
封建與迷信
雍容與孤憤
文言與俚語
聊齋歌
大荒堂主
蒲門傳承
名篇賞析
王六郎
蛇人、義鼠、蠍客
九山王、遵化署狐
柳秀才
石清虛
雷曹
阿纖
罵鴨
陸判
翩翩
小翠
阿繡
後記
參考文獻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魯樞元
人文學者,長期從事文藝學、心理學、生態學跨學科研究,在文藝心理學及生態文化研究領域有開拓性貢獻,獲有柯布共同福祉獎(John Cobb Common Good Award)。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文藝心理闡釋》、《超越語言》、《精神守望》、《生態文藝學》、《生態批評的空間》、《文學的跨界研究》、《陶淵明的幽靈》、《夢裡潮音》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