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屬之儀:馬來西亞檳城華人社群的記憶、現代性與身分認同, 城邦阅读花园 - 马来西亚最大网路书店
 
首页 3天快送 台湾图书 香港图书 中国简体 马新简体 生活品味 休闲娱乐 文具手作 电子书 漫画馆
 

预购商品

看看更多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22.06.2020搶先預購_SIDE BANNER
天人共振音乐 SIDE
《河流》身心靈療癒.誌
12.2024 馬來西亞音樂專輯_Side Banner
05.2024 漢方芳療經絡健康管理師課程_side banner
新书排行
畅销排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看看更多
 

歸屬之儀:馬來西亞檳城華人社群的記憶、現代性與身分認同

Rites of Belonging: Memory, Modernity and Identity in a Malaysian Chinese Community
       
 
ISBN 9786267209707
定价 NT650
售价 RM101.60
优惠价 RM87.38 *
作者 白瑨
译者 徐雨村
出版社 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 2023-12-27
装订 平裝. 單色印刷. 560 页. 21.
库存量 有库存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内容试阅
  • 作者简介
     
 

  1957年,馬來亞聯合邦宣布獨立,先前在大英帝國體制下所組建的多族群且多元社會,轉變成為現代民族主義國家。一如許多後殖民國家的處境,族群認同成為這個新國家賴以建構政治體系的主要原則;也如同許多大英帝國的殖民地,殖民時期的馬來西亞的族群意識是「其中各個群體相遇且相處」的結果,「他們會藉由文化手段,刻意標示彼此在權力、經濟地位、政治企圖心與歷史想像方面的差異與不平等」。

  華人的廟宇和節慶是其中不可忽視的面向,其不僅是華人移民建立其社會存在感、組構社會生活,並展現經濟實力的一種手段;華人也透過文化實踐傳遞社會記憶、創造屬於族群的「記憶劇場」。

  1979年,人類學家白瑨到檳城進行華人傳統信仰的民族誌研究。田野中,她學習華語,也學著講混合馬來語的福建話,她試圖從乩童、道士、寺廟管委會,甚至政治人物等檳城華人身上,建構出一套他們關於自身信仰以及認同的敘事。但這個田野方式在她1987年來到台灣後發生了變化。她在台灣意識到,台灣在歷經日本統治、國民黨占領台灣、蔣介石丟失中國大陸前後所發生的幾場創傷性事件,塑造了台灣閩南人所抱持的政治態度。檳城歷經超過一百五十年的英國殖民政府以及創建於1957年的國族國家馬來西亞的統治,同樣塑造了檳城華人的社會記憶、儀式習俗和社會政治策略。她決定納入英國殖民時期的歷史文獻研究,試圖從人類學角度,探討檳城華人從1786年到1990年代所面臨的族群歸屬感議題。

  白瑨試圖以人類學的視角、人類學知識,重寫——也重新解釋——一部檳城華人史。

  本書依據歷史脈絡分為兩部。第一部「殖民地檳城的宗教與社會」,從歷史人類學角度探討檳城華人社會的在地化,以及華人對英殖民政府「治理」的回應;第二部「當代檳城的宗教與族群復振政治」聚焦於另一個轉折──1963年脫離英國殖民的新加坡、北婆羅洲、砂拉越各邦,與馬來亞聯合邦共同組建馬來西亞。之後經歷1969年513事件、1970年「新經濟政策」,在土著/非土著的區分下,華人被劃入次等國民。面臨此一重大身分危機,華人社會以民俗活動作為對政治緊張的積極回應,從傳統文化節慶中找出提升華人共同意識的載體,並試圖讓國家政策重回地域國族主義(territorial nationalism)的方向。

  檳城華人面臨英殖民政府、後殖民的國族國家馬來西亞的政治勢力支配,試圖透過社群共同儀式塑造社會記憶,進一步建構其主體性,並與現代性的價值互相調和,追求獨立且合乎時代的身分認同。

  這是檳城華人追尋認同的故事;也是一部以檳城華人為例,進一步思考華人離散、族群歸屬、歷史記憶、現代性與認同的民族誌作品。

  +++++

  乩童這類的宗教專家在其教誨和儀式中,傳承了佛教、儒家思想與道教的文本傳統的教義,但檳城當地的宗教文化也是一種口語傳統,具有經驗上的強大力量,而且往往奧妙難解,這個宗教文化最深層的意義都刻畫在檳城的地景(廟宇、節慶)上。如同所有的口語傳統,它既是牢不可破的,因為它的「書」就是世人的心智;但它也是脆弱的,只有在個人和社群具有傳承並執行的熱情,才得以延續下去。——白瑨

  對特定族群而言,那是生活;對「非我族類」而言,那都是民族身分的自我確認。——黃錦樹

專文推薦

  張維安,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榮譽教授、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黃錦樹,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好評推薦

  李威宜,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暨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李豐楙,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兼任研究員、國立政治大學名譽講座教授
  杜晉軒,關鍵評論網東南亞版編輯、《北漂臺灣》作者
  林韋地,季風帶文化創辦人
  林開忠,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林瑋嬪,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張錦忠,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退休教授兼約聘研究員
  黃賢強,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學暨社會科學院中文系副教授、《伍連德新論》作者
  羅素玫,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列)

  這是一份資料極為豐富的檳城華人研究,既有19世紀官方與非官方歷史檔案的社會史考察,又有20世紀人類學田野調查的文化脈絡觀察。白瑨將檳城華人團結的政治問題,以宗教文化復振運動的實踐方式,包括天地會、中元節、九皇爺等,巧妙地將儀式策略與社會記憶連結在一起,論述出檳城華人在面對世界資本主義與政治體制等不同歷史情境所形塑現代性的社會過程。令人大開眼界,值得一讀。——李威宜,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暨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白瑨這本研究檳城祕密會社的力作,終於出版中文譯著,既呼應當前政府提倡南進的氣氛,其實也攸關全球視野下的地緣政治。從檳城所代表的華人社會切入,了解大馬乃至東南亞的族群,此書值得一讀。建議先讀「導讀」,而讀譯文時也需注意譯注,兩相參照,大有助於建構過去及當時的檳城印象。──李豐楙,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兼任研究員、國立政治大學名譽講座教授

  身為一個檳城華人非常樂見這本經典能被翻譯出版,檳城在過去十多年的改變非常大,白瑨的研究和書寫也是保留檳城華人情感記憶的一種方式。也希望這本書的出版能夠喚起更多台灣讀者對檳城的興趣,多來檳城走走看看。——林韋地,季風帶文化創辦人

  本書以宗教儀式探討檳城華人認同,就像伊斯蘭教之於馬來人,惟跟後者不同的是,一般華人宗教並沒有唯一真神,無法在一個更大地域範圍內──譬如民族國家──呈現整體華人對地域、歷史和社會的歸屬。對馬來西亞各地的華人來說,他們認同歸屬所仰賴的神明及其儀式可以說大不相同,也各有其歷史和社會的構成,本書可成為我們理解馬來西亞各地華人在地歸屬認同其中一種視角。──林開忠,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本書提供我們獨特的視角理解馬來西亞華人的過去與現在。從華人宗教著手,白瑨教授結合歷史檔案與田野調查,精湛地分析檳城華人的儀式、組織與宇宙觀如何在不同歷史階段──英國統治下的移民時期與獨立後的當代馬來西亞──成為華人組織社群、形塑記憶以及創造歸屬感的重要機制。當華人宗教節慶與文化被精彩地置入馬來西亞的政治歷史脈絡時,宗教豐沛的力量昭然若揭。──林瑋嬪,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本書探討馬來西亞華社自檳榔嶼開埠以來,歷經英殖民統治與戰後民族國家獨立,如何以會社與宗教儀式及符碼形塑身分認同和文化屬性。白瑨由「歸屬之儀」論及「歸屬之權」,敏銳地點出大馬華人的困境與因應之道,資料詳實,敘述生動,十分可讀。——張錦忠,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退休教授兼約聘研究員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赤道線的南洋密碼:台灣@馬來半島的跨域文化田野踏查誌
赤道線的南洋密碼:台灣@馬來半島的跨域文化田野踏查誌
傳教士的詛咒
傳教士的詛咒
帝國之間、民國之外:英屬香港與新加坡華人的經濟策略與「中國」想像(1914-1941)
帝國之間、民國之外:英屬香港與新加坡華人的經濟策略與「...
【回頭書】東南亞史:多元而獨特,關鍵的十字路口(未來十年顯學,東南亞研究經典)(如欲購買新書請洽客服)
【回頭書】東南亞史:多元而獨特,關鍵的十字路口(未來十...

最近浏览商品

前端開發資安入門|你不能忽視的漏洞對策必備知識
前端開發資安入門|你不能忽視的漏洞對策必備知識
孩子的第一套STEAM繪遊書01 不能再斜的比薩斜塔【符合SDGs永續發展指標X好讀好玩雙書升級版】
孩子的第一套STEAM繪遊書01 不能再斜的比薩斜塔【...
因是子靜坐法:靜坐自學第一養生書
因是子靜坐法:靜坐自學第一養生書
勇闖英國讀大學
勇闖英國讀大學

3天快送服务需知


快送范围

服务地区:西马各主要城镇

订购方式
  • 3天快送到货专区中之商品,或商品页中有出现3天购物车,皆表示该商品有提供3天快送服务。
  • 3天快送的商品需独立下单,以便不影响出货时间。

    服务时间
    • 星期一至星期五,每日9:00 ~ 17:00。 (周末和假日除外)每日12:00为服务结算时间。
    • 当日12:00前的订单,会在当日出货,并在3个工作天内送达。
    • 当日12:00后至隔日9:00前之订单,将于隔日出货,并在出货后的3个工作天内送达。
    • 若遇上周末和假日,送达时间将顺延。
      运费计算
      单笔订单超过RM99,免运费。

      客服公告

      1.
      2.
      3.
      看看更多
      17.04.2025 從心閲讀,發現喜悅 讀書共和國回頭書展_Side Banner
      28.03.2025 當幻想照進現實   奇幻基地全書系展_Side Banner
      03.05.2025 當神獸遇上熱帶雨林 <馬來西亞山海經>分享會_Side Banner
      5月 自然心繪 植物染療愈工作坊 (成人場 & 親子場)_Side Banner

      热门活动

      10.05.2025 失智不失愛——與失智症患者共舞的日子 分享會_Side Banner
      11.05.2025 從螢幕裡偷一點人生解答 分享會_Side Banner
      17.05.2025 仁神術的療愈奇蹟~聊愈讀書會_Side Banner
      18.05.2025 不恐怖的鬼故事?——《錄鬼簿》的極簡靈異美學分享會_Side Banner
      18.05.2025 自然心繪 植物染療愈工作坊_Side Banner
      10.2024 城邦推出APP_Side Banner
      城邦現金禮券_side banner
      城邦阅读花园粉丝团
      城邦Instagram
      閱讀城邦

      订阅电子报

           

      关于城邦  |  隐私权政策  |  购物指南  |  便利付款  |  商品寄送  |  售后服务  |  联系我们
      客服专线:+603-9056 3833      电邮:services@cite.my
      网购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am – 5:30pm (假日除外)
      门市营业时间:11:00am - 7:00pm(公共假期适逢周一至周五为休店日,若逢周六日则照常营业)

      Copyright © 2025 Cite (M) Sdn Bhd (458372-U).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