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213090288 |
定价 |
RMB69.80 |
售价 |
RM76.80 |
优惠价 |
RM53.76 * (-30%)
|
作者 |
(美)約翰·酷奇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19-05-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59 页. 26.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8.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當下教育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教育者仍然在用過時的、非數位時代的方式,去教育伴隨數位化長大的孩子。所以,擺在教育者和家長面前最急迫的問題就是:如何利用技術和對學習的研究,去創造個性化學習體驗,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
在《學習的升級》一書中,蘋果公司教育副總裁約翰·庫奇分享了自己50多年的“教育+技術”的跨界研究經驗,全面論述了為什麼要對傳統的學習動機、學習模式、學習場景進行升級,以及如何將科技成果和新的教學理念與實踐應用到學習的升級中。
《學習的升級》還詳細闡述了如何把被動教育升級為主動學習、如何從一對多的老師課堂講授升級為實踐學習、如何從“項目制學習”升級為“挑戰式學習”,並且詳細介紹了未來學習的3要素“訪問、建構、程式設計”,以及開啟學習的未來的9大技術,通過學習的創新和技術的革命,釋放每個人的無限潛能。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推薦序1 _ 技術將真正改變教育的面貌
推薦序2 _ 從蘋果公司第54位員工到教育副總裁的探索之路
自序_ 讓技術解鎖學習的未來
引言 當 下?我們為什麼要進行學習的升級
數位原住民,需要與眾不同的學習方式
愛迪生科教片,非互動的學習是失敗的
修復和替換,兩種無效的變革思路
從被動的教育模式向主動的學習模式升級
第一部分 由內而外地重塑學習
01系 統?設計個性化的學習體驗
遠去的個性化學習黃金時代
泰勒模式導致標準化出現
不能改變系統,只能改變人
02 潛 能?相信每個人都能成就非凡
不要主觀臆斷,“學困生”非你所想
對孩子的期望應該是相對的
先天與後天之爭,各有道理
03 動 機?找到最佳效應點
獲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動機
內在動機優於外在動機
把握四個關鍵要素激發內在動機
技術解鎖教育_ 從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
第二部分 更新學習的作業系統
04目 的?從被動教育到主動學習
學習的三重定義
讓孩子的大腦自由
鎖定學習風格,提升學習效率
協作學習,同伴互助解決問題
05 場 景?從一對多的學習到實踐學習
營火:一對多學習模式
池塘:多對多學習模式
洞穴:一對一學習模式
山頂:在實踐中學習模式
06 模 式?從項目制學習到挑戰式學習
讓學習更像真人秀
孩子不能等,向每所學校捐贈一台電腦
明日蘋果教室,用技術改變整個學習過程
項目制學習與挑戰式學習的三個差異
挑戰式學習框架的三階段
健康無國界,挑戰學習的非凡成就
技術解鎖教育_ 用AI 讓關鍵能力可測量與可傳授
第三部分 未來學習三要素
07 訪 問?學會贏得機會
車輪上的Wi-Fi,讓每個孩子接觸到互聯網
“連接教育計畫”,提供技術的同時提供培訓
慕課與可汗學院,互動式的線上課程讓人受益
蘋果營,任何地方都是學習的場所
保障孩子獲得技術之外的必需品
08 建 構?學會動手實踐
馬斯克的星際探索學校
創客運動與創客文化
遊戲裡的開放世界
09 編 程?掌握21 世紀的外語
12 歲的TED 演講人
為什麼每個人都要學習程式設計
方興未艾的程式設計運動
學校中的程式設計教學
………………
|
|
|
|
|
|
|
|
|
|
|
|
|
|
|
約翰庫奇
蘋果公司第54號員工,蘋果公司教育副總裁。蘋果公司駐奧巴馬總統“國家教育技術計畫”和“連接教育計畫”代表。曾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授予“傑出校友”稱號,被費城大學授予“教育創新”榮譽博士學位。
傑生湯
哈佛大學研究員,專注于動機、學習和技術等領域。曾在哈佛大學獲得教育學碩士學位,專攻學習動機心理學和教育技術,參與執行了著名的哈佛大學創新教育專案,並獲得了哈佛大學教育領導獎。
栗浩洋
乂學教育松鼠AI創始人,首席教育技術科學家。A股上市公司昂立教育前副總裁。主導教育研發投入近10億元。小學時就跳級學習程式設計,曾獲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一等獎,高中進入上海交大實驗班。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