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知識原理
|
|
A Treatise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Human Knowledge |
|
|
|
|
|
|
|
|
ISBN |
9786263436848 |
定价 |
NT250 |
售价 |
RM39.10 |
作者 |
喬治‧巴克萊
|
译者 |
關文運 |
出版社 |
五南
|
出版日期 |
2023-03-28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184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英國經驗論三大經典」--巴克萊《人類知識原理》、洛克《人類理解論》、休謨《人性論》。
★存在即被知覺。──巴克萊
基於對洛克的「初性」與「次性」二分、物質實體、抽象觀念,及「實體」分為「物質、心靈、神」等學說的批判,巴克萊主張「唯心論」及有神論,認為物質和物質實體並不存在、抽象觀念只是出於語言的誤用,於本書提出:存在即被知覺、觀念與理念的區分、感覺觀念與想像觀念的區分、非物質論、唯名論與反抽象觀念、反動力因等論述。
巴克萊深知其理論一定會受到許多批評、反對和質疑,但抽象觀念形成錯誤的知識原理,實乃探究真正知識的障礙,而掃除這些認識上的謬誤,釐清人類知識原理,是哲學的首要課題,於是巴克萊在本書提出一系列論證和答辯,強調自己的說法真確無誤,接受他的理論可帶來莫大益處,擺脫陷溺於思辨學者們有害無益的空洞思想。 |
|
|
|
|
|
|
|
|
|
|
|
|
|
|
目錄
導讀/東海大學哲學系教授 俞懿嫻
獻給彭布羅克伯爵湯瑪斯
序
緒論
第一部
喬治‧巴克萊年表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喬治.巴克萊(George Berkeley, 1685.3.12-1753.1.14)
出生於愛爾蘭基爾肯尼郡,先祖為英格蘭格洛斯特領主。1707年獲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文學碩士學位,1710受命為聖公會牧師、出版《人類知識原理》。1714年離開愛爾蘭,至歐洲各地旅遊,後曾與妻子短暫定居北美,1732年返回英國,1753年於英國牛津逝世。
巴克萊在英國經驗論具承先啟後的地位。一方面繼承、貫徹洛克經驗論基本主張,一方面啟發了休謨之後澈底否定所有實體,提出心外無物的說法:「存在即被知覺。」促使近世懷疑主義的發展。在歐洲盛行科學「唯物論」時,巴克萊大膽提出否定唯物論的學說,主張「唯心論」,為唯心論先驅之一、近代現象論始祖。
著有《人類知識原理》、《視覺新論》、《論運動》、《西拉斯和菲羅努斯的三場對話》等。
譯者簡介
關文運(1904-1973)
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人,本名關其桐,筆名關文運,又用名關文、世雄、琪桐、鄒如山等。193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英語系,學識淵博,精通多種外語,為胡適的私淑弟子。畢業後由胡適介紹,任職於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編譯委員會,翻譯西方哲學著作,並曾任長春大學外語系、山西大學外語系教授。畢業生致力於西方古典哲學研究、翻譯,將培根、笛卡兒、休謨、巴克萊等西方哲學家著作有系統、較全面地譯介至漢語學界。
譯有巴克萊《人類知識原理》、笛卡兒《哲學原理》、培根《新工具》、休謨《人類理智研究》、洛克《人類理解論》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