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00171928 |
定价 |
RMB79.00 |
售价 |
RM86.90 |
优惠价 |
RM60.83 * (-30%)
|
作者 |
(美)亞歷山大·拉扎羅
|
译者 |
朱豆豆 |
出版社 |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
2022-11-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08 页. 26.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22.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緒論超越矽谷
“初創公司可以改變世界!”
挑戰矽谷模式
底特律的教訓
前沿地帶的創新型創新者:我們的英雄
前沿地帶新的創新創業模式
本書的受眾及其重要性
第一章創造:創新而非顛覆
初創公司是什麼樣子?
“顛覆”之源
創造者
從實物現金交付到數字現金轉帳
先發劣勢
抓住創造者的優勢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的飛行汽車在哪裡?
第二章培養全棧技能:不要單純依靠軟體
建立垂直堆疊
何時構建全棧?
建立全棧護城河
構建水準堆疊
走進水準堆疊
有效整合
第三章培養駱駝型企業:增強企業的可持續性和韌性
我的另一項投資是獨角獸公司
在前沿地帶,駱駝模式倖存了下來
穿越死亡之穀
獨守前沿孤島
中西部的駱駝
前沿地帶的死亡壕溝
管控成本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少吸納資本,把握時機
明瞭行動措施
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
眼光放長遠
為什麼它事關重要
第四章跨界融合:貫通世界理念,打通全球關係網
人跡罕至的路
不是你所熟悉的典型矽谷企業家
跨界創新促使供應鏈創新
跨界融合者發掘稀有資源
跨界融合與本地環境相結合
前沿地帶和矽谷有待提高的方面
移民:終極跨界融合者
改頭換面
第五章與生俱來的全球化:從誕生之日起就瞄準世界
前沿地帶成功的關鍵
舊貌換新顏
多市場模式的驅動因素
沒有萬能鑰匙
前沿地帶創新型創業者的戰略
生而全球化的市場選擇
研發適應性強的產品,做好產品本土化
建立一個能夠跨市場發展的組織
與生俱來的全球化:要點
第六章建立分散式團隊:從全球各地挖掘人才
分散式作為一種戰略
分散式組織的頻譜
分散式結構的優勢
有效構建分散式組織
分散式模式:矽谷未來發展的關鍵
三重威脅
第七章打造一流團隊:不要僅雇傭高段選手
一個偉大城市的一流團隊
前沿地帶的人才挑戰
建立和擴大很好團隊的戰略
打造一流團隊,不要僅雇傭高段選手
第八章訓練成多面全能選手:堅持義利並舉
產品和顧客
川流不息
社會企業的崛起
與商業模式相關的影響力
價值取決於你看重什麼
行業層面的影響力
以多工型企業為榜樣
第九章管控風險:培養用戶信任:不只是“快速行動、
打破常規”
生存還是滅亡
為不同客戶提供不同產品
選取可接受的風險
風險管理文化
考慮負面的外部因素
違法或者立法
為什麼控制風險很重要?
第十章重塑金融:開發新的風險投資模式,應對更為艱難的
生態系統
公海傳說
前沿地帶風險投資實況
投資組合的韌性
與生俱來的全球化與多樣性
長期願景
企業投資者
影響力投資的興起
挑戰傳統投資結構
決策電子化
近期新的參與者:用戶
風險投資早期發展的經驗
第十一章奠定基礎:賦能下一代企業家
拉丁美洲的“長兄長姐”們
一磚一瓦,夯實基礎
麥斯卡爾酒和失敗
指導創業
傳授技能,獲得培訓機會
創建文化交流與合作的實際空間
師徒齊頭並進
制定標準,創立規則
中東的“長兄長姐們”
成功引發指數式的連環成功
乘數效應
觸及拐點
一起打好基礎
第十二章舉全村之力: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生態系統發展理論
基本投入
説明創業者以全球視角思考和行動
人力資本
資本與經濟學
提供合適的基礎設施
生態系統支援原則
最重要的:忠於自己
結論前沿地帶,未來的希望
五個啟示
未來的希望在前沿地帶
致謝
注釋
|
|
|
|
|
|
|
|
|
|
|
|
|
|
|
亞歷山大·拉札羅一直活躍在私人、公共和社會部門的投資、創新和經濟發展的交叉領域。他是全球投資企業勇士風投(Valiant Ventures)的創始人兼執行合夥人,曾是國泰創新(Cathay Innovation)的風險投資家,國泰創新是一家在非洲、亞洲、歐洲和北美進行投資的全球性公司。此前,他曾在慈善投資公司奧米迪亞網路工作,這家公司已向全球數百家初創公司投資了超過10億美元。他曾擔任過麥肯錫公司的戰略顧問,加拿大銀行的金融監管人員,以及加拿大皇家銀行的並購投資銀行家。
目前,亞歷山大在蒙特雷的米德爾伯裡國際研究所擔任兼職教授,專門從事影響投資和創業研究。他是考夫曼研究員、註冊金融分析師,也是外交關係委員會斯蒂芬·M.凱倫 (Stephen M. Kellen)特許成員。他從哈佛商學院獲得了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並在曼尼托巴大學獲得了學士學位。 亞歷山大是《福布斯》的定期專欄作家,他曾在《金融時報》《哈佛商業評論》《麥肯錫季刊》《科技創客》《創業節拍》(VentureBeat)和《商業內幕》等雜誌和其他媒體上發表專題文章。他定期就全球創新趨勢發表演講,並在 “碰撞”科技大會(Collision)、奮進公司、保險技術大會(InsureTech Connect)、哈佛商學院、社會創新峰會、社會資本大會(SOCAP)和企業風險資本峰會上發表演講。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