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該著作在廣闊的世界視野中展開對現代中外戲劇關係研究,從比較戲劇的角度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總結,對當前及今後中國戲劇的發展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緒論 在中外交融中創造現代民族話劇 ——20世紀後半葉中外戲劇關係研究 (1) 一、中外戲劇交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1) 二、20世紀後半葉中國戲劇走向世界的複雜歷程(6) 三、中國與西方:“外之既不後於世界之思潮”(11) 四、傳統與現代:“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16) 五、民族與世界:世界戲劇與民族戲劇相互闡發(22) 上編 戲劇歷史與思潮 現代化曲折進程中的艱難藝術創造 ——中國內地(大陸)1949年至1976年戲劇與外來影響 (33) 一、全面學習:“走俄國人的路”(33) 二、矛盾衝突:中蘇戲劇逆向發展(47) 三、完全封閉:與世界戲劇隔絕(55) 張目世界視野的戲劇探索和變革 ——中國內地(大陸)1976年至2000年戲劇與外來影響 (58) 一、在撥亂反正、複歸傳統中尋求突破(58) 二、融入世界戲劇大潮探索和創新(63) 三、轉型:戲劇發展的多元與失重(79) 從封閉到開放,從寫實到後現代 ——中國臺灣1949年至2000年戲劇與外來影響 (87) 一、封閉僵硬的“精神的荒原”(87) 二、打開瞭望世界的窗戶(89) 三、走出“荒原”,走向世界(94) 四、眾聲喧嘩中的反思與批判(100) 中國香港1949年至2000年戲劇與外來影響 (108) 一、“我們要‘新’的戲劇”(108) 二、在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之間(113) 三、戲劇發展的開放性和多元化(119) 中編 中國內地(大陸)戲劇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劇體系在當代中國 (129) 一、中國戲劇界掀起“體系熱”(130) 二、導演:要死在演員身上而複生(134) 三、表演:在體驗基礎上對形象再體現(139) 四、在借鑒與批判中走向創造(143) “寫真實”與“第四種劇本” (148) 一、蘇聯“解凍”思潮的強烈震盪(148) 二、“寫真實”:積極干預生活(152) 三、人道主義:人情與人性(156) 四、人的真實:“文學是人學”(160) 五、突破規範:風格樣式的創新(164) 布萊希特在中國的影響與誤讀(167) 一、新時期戲劇的“布萊希特熱”(167) 二、史詩劇、敘述體與陌生化(171) 三、布萊希特譯介和接受的困境(176) 四、中國戲劇需要布萊希特(181) 舞臺演劇假定性:“他者”與“自我”(187) 一、“發現自己被壓抑的方面”(187) 二、導演藝術由再現美學向表現美學拓寬(192) 三、“使表演藝術提高到意識的範圍裡”(196) 四、舞美:創造空靈自由的演出空間(199) 五、舞臺演劇假定性與戲劇精神(203) 寫意話劇與中國民族話劇的創造(209) 一、從戲曲“寫意”出發創作話劇(209) 二、“寫意話劇”的理論思考(216) 三、“寫意話劇”的演劇探索(221) 四、民族傳統的現代性轉化(225) 下編 中國臺灣、香港、澳門戲劇 突破傳統寫實而求新求變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臺灣戲劇的探索與轉型 (231) 一、史詩劇的敘述性和陌生化(231) 二、表現、象徵與超現實(236) 三、以荒誕形式審視現實人生(240) 四、藝術真實與中國戲曲的魅力(244) 實驗劇:現代主義和民族傳統 ——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臺灣戲劇發展趨向 (251) 一、“實驗劇場”與“實驗劇展”(251) 二、“難道要現代就不能有中國?”(255) 三、創造“熱烈而有生命力的劇場”(259) 四、“完全打破寫實舞臺的空間限制”(264) 商業劇:在傳統與現代之間 ——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臺灣戲劇創作主潮 (269) 一、商業劇和臺灣後工業時代(269) 二、達裡奧•福式的戲劇批判(273) 三、從傳統出發去汲取現代(276) 四、現代舞台的民族傳統轉換(280) 中國香港社會寫實劇的審美創造(286) 一、“九七”情結與戲劇創作(286) 二、對香港現實的關注和思考(289) 三、敘事:再現與表現相結合(291) 四、寫人:探進人物個性及心靈(295) 中西文化交匯中的澳門戲劇(300) 一、澳門戲劇創作與外來影響(300) 二、“利用戲劇媒介進行社會活動”(304) 三、走向現代主義的拓展(307) 四、在中西交匯中創造本土戲劇(312)
胡星亮 文學博士,南京大學特聘教授,文學院戲劇戲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兼任教育*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南京大學戲劇影視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戲劇、中外比較戲劇、中國影視史。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