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13267151 |
定价 |
RMB49.00 |
售价 |
RM53.90 |
优惠价 |
RM37.73 * (-30%)
|
作者 |
陳子傑
|
出版社 |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2-06-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158 页. 19.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石壽棠,又名湛棠,字芾南,生於清道光三年(1823年),卒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安東(今江蘇淮安市漣水縣)人,清代醫家,著有《醫原》《溫病合編》。石壽棠闡發疾病之原,其在重視天人相應和陰陽五行的基礎上,力推“燥濕二氣為百病綱領”的觀點,在病因、病機、辨證、診斷、治療以及藥性理論等方面,均有獨到的見解。
在溫病方面,其基於家傳、師承,結合有關燥、濕用藥的體會,對溫病論治也有獨特體悟,創制的藿朴夏苓湯成為解表化濕的名方。由於其書立論新穎,不落俗套,對當時江浙一帶的醫家產生了重要影響。本書內容包括石壽棠的生平概述、著作簡介、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後世影響等。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生平概述
一、時代背景
(一)淮醫氛圍影響之下兼收並蓄合編溫病
(二)西學東漸影響之下參考西說解讀中醫
二、生平紀略
三、從醫經歷
著作簡介
一、《醫原》
二、《溫病合編》
學術思想
一、學術淵源
(一)師承余國現且獨重燥濕
(二)學宗吳鞠通又兼收並蓄
(三)私淑葉天士並另有發揮
二、學術特色
(一)由儒及醫提倡人身整體觀
(二)強調燥、濕二氣的重要性
(三)望診重視神氣
(四) 溫病論治自有心得
臨證經驗
一、辨舌論治 |
|
|
|
|
|
|
|
|
|
|
|
|
|
|
潘桂娟,女,1953年4月出生,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研究員、所長,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主持2013年 973計畫專案—中醫理論體系框架結構研究,任專案首席科學家。
石壽棠,又名湛棠,字芾南,生於清道光三年(1823年),卒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安東(今江蘇淮安市漣水縣)人,清代 醫家,著有《醫原》《溫病合編》。石壽棠闡發疾病之原,其在重視天人相應和陰陽五行的基礎上,力推“燥濕二氣為百病綱領”的觀點,在病因、病機、辨證、診斷、治療以及藥性理論等方面,均有獨到的見解。在溫病方面,其基於家傳、師承,結合有關燥、濕用藥的體會,對溫病論治也有獨特體悟,創制的藿朴夏苓湯成為解表化濕的名方。由於其書立論新穎,不落俗套,對當時江浙一帶的醫家產生了重要影響。本書內容包括石壽棠的生平概述、著作簡介、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後世影響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