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2822869 |
定价 |
NT450 |
售价 |
RM70.30 |
特价 |
RM63.27 *
|
作者 |
陳水財
|
出版社 |
藝術家
|
出版日期 |
2022-03-08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416 页. 23.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目錄
代序:從身體感知到精神狀態 ◎蕭瓊瑞 | 010
壹
燠溽」與「呼愁」 —2011,重讀陳澄波的台灣風景 | 018
文化追尋與身分糾葛 —陳澄波的上海淡彩畫 | 030
關注現實 分享愉悅 —李石樵藝術中的兩條軸線 | 036
雲煙氣韻 一路風景 —馬電飛的藝術旅程 | 044
處在歷史的關鍵時刻 —莊世和與〈阿里山之春〉 | 050
哲人身影 —陳英傑與〈思想者〉 | 054
異域故鄉 —羅清雲的童年經驗與民俗色彩 | 058
發現台灣的「氣溫」 —劉文三的藝術覺知 | 066
微音 —李朝進的幽微世界 | 071
疲憊而熱烈的墨漬 —洪根深的現代人 | 079
輕盈或沉重 —楊成愿「台灣近代建築系列」 | 083
物的消磨轉化 —黃步青「大地.生命.記憶」 | 087
悲愴淒美 —王信豐「土地印記」 | 091
飛揚的生命力度 —書寫與李錦繡的藝術 | 096
逸氣煙塵 —倪再沁的水墨 | 100
穿越幽黯的隧道 —吳梅嵩「桌.椅.語錄」 | 110
奇幻狀態 —許自貴「不變的我.百變的我」 | 114
土地聲色.爐主氣口 —李俊賢「慫擱舞辣」的藝術國度 | 121
虛情真欲 —李明則「公子哥」與「狂草」 | 127
原初狀態 —張明發的神祕團塊 | 135
帶著相機與毛筆去旅行 —吳玉成《found》與《寫字》 | 139
異風景 魅山水 —黃文勇的土地悲歌 | 146
都市局中人 —黨若洪「老男 雜匯 小神仙」 | 152
貳
台灣第一稜線 —陳澄波〈阿里山遙望玉山〉 | 158
濃煙與輕霧 —馬電飛〈船煙〉 | 164
酣暢自在 —水墨中的王昭藩 | 168
執著的馬背 —何文杞「馬背系列」 | 170
浪漫與淒美 —羅清雲的樂土 | 172
筆墨情狀 —吳連昌的水墨世界 | 176
一首靜默的史詩 —楊成愿「台灣時空表」 | 178
情意流轉的女體 —林弘行「生命的喜悅」 | 180
靜觀皆自得 —洪郁大的世界 | 183
生命吟詠 —楊識宏的玄秘畫境 | 186
文士豪情 —邱秉恆千山獨行 | 189
「和園」之夢 —蔡秀月「畫內境外」 | 191
寂寥低吟 —李錦繡的藝術世界 | 194
想家 —王明月「虛靜不定」 | 197
變幻不定的山影 —陳淑惠「山旅」 | 199
趨向無序 —張新丕「符號 語意 視境」 | 202
物種迷情現代蠻荒 —許自貴的虛擬國度 | 204
鄉愁的邊緣 —李明則「拾到寶」 | 206
糾葛在「歷史」與「現代」之間 —李俊賢的紐約心情 | 210
歇斯底里的紅色的大嘴唇 —蔡瑛瑾「都市物語」 | 213
肉身的況味 —陳銘嵩 & 李慶泉「軀體負載」 | 216
永恆對話 —張明發「緣起緣滅」 | 218
玻璃之為物 —邱秋德的「玻光世界」 | 220
鏡子裡的自我 —柳依蘭的紅塵虛像 | 222
靜默如彼岸 —李如玉的「舞」 | 224
參
靜謐淒迷 —官金玉的私密花園 | 228
拙樸純真 —汪子儷的畫中世界 | 229
斑駁歲月 —卓有瑞「牆」 | 230
塗鴉是一種慾望 —吳梅嵩〈椅子〉 | 231
漂浮人生 —吳梅嵩「移民或無題」 | 232
還童的可能 —李明則〈桌子的骨架一、二〉 | 233
鄉愁武林江湖童年 —李明則〈俠客〉 | 235
荒蕪歲月 —李明則〈皺紋〉、〈站在枯枝上〉 | 237
常變有容 —林信榮〈自轉〉 | 239
觸動載內在模糊地帶 —黃文勇「心事風景」 | 241
綺想 —黨若洪「Cookey」 | 242
受苦轉化 —黃勝彥〈心相〉 | 243
虛假的嬉戲 —黃彥超〈跟著火山跳一下〉 | 244
漂浮失重 —許哲瑜〈大事件景觀〉 | 245
微塵 —陳又伃〈陽照塵芥〉與〈侘寂〉 | 246
生命的時尚曲式 —戴琳〈Memory and Forgotten〉 | 248
肆
高雄腔調」的形成 —高雄美術雜誌觀察 | 252
百年流變 —「台灣美術經典一百」觀後感 | 258
以貨櫃之名 —關於「貨櫃藝術節」的隨想 | 262
建構南島史詩 —評「南島當代藝術展」 | 268
繆斯的饗宴 —記「典藏奇遇記:藝享天開詩與樂」 | 274
文化建構與「高雄藝題」的擴張 —《藝術認證》十年 | 281
高雄的「現代」氣候 | 287
創造「空氣」 —藝術產業的契機 | 293
藝術語彙」的轉變 —後解嚴時代高雄美術的本土關懷 | 297
確立台灣主體的文化觀 —未來美術館的經營策略 | 306
高雄的美術策略 —營造一個自由競逐的文化場域 | 311
土地性格 藝術認證 —高雄腔調的流變 | 318
新高潮─後工業 —全然奇幻的語調 | 323
從「黑畫」論述到「腹語」出聲 —「它將全然是奇幻的!」 | 330
流動與定著 —高美館典藏二十年閱讀(西洋媒材) | 346
顫慄南方 —現代「高雄調」 | 370
幾何之美.藝術之美 —艾雪的藝術世界 | 378
追求最大的亂度 —打狗群英社「亂集團」 | 385
來到高雄,因為革命吧! —關於「打狗復興漢」 | 386
海洋的氣味 —關於「福爾摩沙展」 | 389
品嚐淡水 —劉秀美《淡水味覺 & 國民美術悲喜劇》 | 391
簪花豈止於風雅 —離畢華《簪花男子》 | 393
伍
郭柏川給我的功課 | 398
印度之行憶羅清雲 | 401
到此一遊 —關於我的「台灣計劃」 | 404
在肢體的伸展中虛擬 —「1997作品展—虛擬真實」 | 405
關於「寶物的聖境祕語」 —創作自述 | 407
迷眩在資訊的旋渦裡 —「迷眩島嶼」 | 409
尋找一把不確定的尺 —作為評審人 | 411
嘯狗湧 —碼頭走跳 | 413
打開心內的門窗 | 414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陳水財
1946年生於台南七股
曾任教於成功大學建築系(1981-2002)和台南應用科大美術系(2002-2011),擔任《炎黃藝術》月刊總編輯(1990-1997),舉辦個展十六次,並於2010年獲高雄市文藝獎。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