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5504038 |
定价 |
NT320 |
售价 |
RM50.00 |
优惠价 |
RM44.50 *
|
作者 |
李橙安,邱延洲,周志明
|
出版社 |
蔚藍文化
|
出版日期 |
2019-11-28 |
装订 |
平裝. 全彩印刷. 176 页. 23.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經歷近百年的變遷,我們得到了什麼?
是否又失落了什麼?
鳳邑舊城城隍出巡,始於昭和四年,當時左營區長,也是活動發起者鄭新芬認為,此可達振興商況之目的,更可帶動地方聚落的發展。
時至今日,出巡活動依然深受在地「十三角落」的支持,與時俱進又別具特色的科儀與陣頭,更是「市定民俗」且廣為人知!
高雄是少數同時擁有二座城池以及二座城隍廟的城市,尤其是位於左營的鳳山縣舊城,其規模與周邊聚落祠廟之完整,放眼全國可說是絕無僅有。
過去,少有深入研究舊城城隍廟的歷史沿革,以及左營各聚落間之關係演進。本書透過城隍廟「與地方薺英之間關係」、「出巡歷史演變與民俗課題」及「文化資產修復」三個面向,再現其間脈絡。
|
|
|
|
|
|
|
|
|
|
|
|
|
|
|
目錄
局長序 從常民文化出發,留下城市最美好的歷史記憶
序言
壹、從清代官廟走入民間社會的共同治理
一、城隍信仰與鳳邑舊城城隍廟之肇始
二、舊城城隍廟重修與十三角落仕紳之參與
貳、舊城城隍廟十三角落組織及其公廟簡介
一、十三角落組織管理型態之形成
二、十三角落公廟簡介
參、鳳邑舊城城隍出巡與市定民俗
一、日治時期由官方與民間共同催生之城隍出巡
舊城城隍出巡的科期與內涵
二、丙申科舊城城隍出巡主要儀式與陣頭
三、市定民俗的登錄與形塑歷程
肆、鳳邑舊城城隍廟戊戌年重修與彩繪保存
一、舊城城隍廟戊戌年重修與文物保存
二、門神彩繪保存修復
伍、參考文獻
陸、附錄
一、責任有限舊城信用合作社發起人員名單
二、舊城城隍廟重建委員身分一覽表
三、民國五十七年歲次戊申科舊城城隍廟慶成建醮大典紀念碑
四、民國八十五年四月一日舊城城隍廟慶成建醮收入支出結算碑
五、十三角落公廟興建年表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李橙安
1978年出生於左營洲仔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畢業,目前為高雄市鳳山社區大學校長;2001年設立「洲仔清水宮資訊網」,2006年創設「臺灣傳香」資訊網。2012年以「左營鳳邑舊城城隍廟『十三角落』祭祀圏之研究」入選「寫高雄——年輕城市的微歷史」計畫,於2013年正式出版。2016年提報「舊城城隍出巡」為本市重要民俗,並於2018年經高雄歷史博物館審查通過。
邱延洲
高雄鳳山人,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現為草地人民俗文化工作室執行長。研究專業為鸞堂信仰、民間宗教,民俗文化資產等,專書撰有《臺灣鳳邑儒教聯堂的飛鸞勸化與社會網絡》、《覆鼎金物語:高雄市墓葬史初探》;亦有十數篇有關鸞堂信仰、民俗文化資產、小法科儀之單篇文章發表。近年,專注於民俗文化資產保存與維護的探討。
周志明
1975年出生於台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研究所畢業,原服務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在助理研究員期間專注於國內建築彩繪、寺廟文物及考古遺物的保存科學研究,現為采牧士山房負責人。截至目前已完成連江縣、金門縣、台南市及嘉義市等地區的寺廟祭祀文物的維護案例。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