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各界推薦 專文推薦 林蔚昀 自序 第一章 我的存在感保衛戰 -和台灣的民主一起長大 -台灣就要毀滅了 -超級大女人與家庭小精靈 -不曾消失的「29號」 -我的存在感保衛戰 第二章 電視計畫了我們的人生 -我不是仗義執言的人 -唯無哈黨 -兩千年上大學遇到政黨輪替 -入戲的觀眾 -深入敵營 青春‧政治三曲── 前傳《不曾消失的台灣省》 第三章 原來紀錄片可以這樣哦? -我的紀錄片啟蒙 -不碰政治的台灣紀錄片文化 -他們輸了我一點都不難過 -大家一起照鏡子 -質疑一個人的政治立場,就是質疑他的人生 青春‧政治首部曲──《大家一起照鏡子》 第四章 藍綠對話實驗室 -霍格華茲魔法學院 -友善地說一聲嗨 -雅聞的反感 -非典型中港生 -我希望大家翻進去 -是反媒體壟斷?還是反中國因素? 青春‧政治二部曲──《藍綠對話實驗室》 第五章 我們的青春,不只在台灣 -不是我的一廂情願 -我的中國經驗 -中港行 -三一八的缺席 -不得其門而入 -蔡博藝會來嗎? -講重點!講重點!重點是什麼? -陳為廷入港被拒 第六章 我不知道怎麼結束 -身為導演的罪惡感 -加入七日印象 -這一代人的故事 青春‧政治三部曲──《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第七章 你這個是台獨欸 -兩段得獎感言 -不一樣,你這個是台獨欸 -金馬事件的影響 第八章 對話持續進行 -回頭看藍綠 -台港中公民社會的重新反思 後記 附錄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國際巡迴演講全文 年表: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傅榆成長重要紀事
作者簡介 傅榆 第55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導演。 現從事獨立紀錄片工作,主要探索與關注台灣年輕人對台灣政治與社會的價值觀與態度。作品《藍綠對話實驗室》曾獲中國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紀錄片。紀錄短片《完美墜地》獲2016年香港華語紀錄片節短片首獎。2018紀錄長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獲金馬獎及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 採訪撰文/陳令洋 清大台灣文學所畢業。曾為二二八共生音樂節工作小組成員。文章散見於文訊文學雜誌。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