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9551571 |
定价 |
NT550 |
售价 |
RM85.90 |
优惠价 |
RM73.87 *
|
作者 |
保羅‧索魯
|
译者 |
余佑蘭 |
出版社 |
馬可孛羅
|
出版日期 |
2017-12-09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576 页. 15.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他與奈波爾維繫三十年的友誼 他為波赫士朗讀 村上春樹翻譯他的作品 他是最會反思旅行的旅行家
旅人本質上都是樂觀主義者,否則他們絕不會到任何地方去。
吳繼文 邱一新 詹宏志 韓良憶 鄭重推薦
他們眼中的保羅.索魯: ◆詹宏志:「保羅.索魯是一位想像力最奇詭的旅行作家。索魯的風格是那種穿透世俗虛偽的銳利,毫不留情,也絕不隨俗。如果你願意冒著自己的自尊也受一點點傷害的風險,讀到的確實是極其敏銳的觀察及冷面笑匠式的幽默。」
◆吳繼文:「他常常置身荒涼甚至荒謬,但他自有定見、自得其樂。他的眼界與幽默使得他的招牌嘲諷辛辣但不帶酸腐味。今天的世界訊息如雲而真相如煙,行者移動更快、選擇益多卻看得更少,沒有保羅.索魯的手眼,我們真的不知道還要失去多少。」 ◆邱一新:「他是個具有穿透能力的旅行作家──不媚俗、不矯揉,不隨波逐流,但也毫不留情,讀起來令人拍案叫絕、心有戚戚焉。」
◆韓良憶:「這傢伙實在太會寫了,他那支偶爾憤世嫉俗卻也常有敏銳觀察與清澈洞見的筆,使得我這個讀者讀上了癮。」
你得找出自己的經驗。跨步出去──盡你所能地到愈遠的地方去。 嘗試與親友失去聯繫。在一個不熟悉的地方當個異鄉人。 學習謙卑。學習當地語言。傾聽他們在說些什麼。 ──保羅.索魯
本書是保羅.索魯的短篇旅遊寫作文集,全書收錄了他從1985年至2000年所撰述的旅遊文字。他說:「我生命中有很長一段時間是住在不屬於我的地方,我一直是個不折不扣的異鄉人。」而他離家踏上異鄉的生命起點,就在他完成大學學業、加入和平工作團的那一天。這年他二十二歲,一九六三年,目的地:非洲尼亞薩蘭。在這片遙遠的熱帶土地上,保羅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地球上有一道裂縫從加利利海延伸到莫三比克海岸,而我就住在裂縫的邊緣,在尼亞薩蘭。……篇描述地球另一端的旅遊文章,正式開啟了他的作家寫作生涯。
遊子的行腳一經邁開,就再也停不下來。非洲之後,保羅又前往新加坡、英格蘭多塞特郡、倫敦、南美巴塔哥尼亞高原、中國、太平洋諸島等地,或長期居留、工作,或單純旅遊、泛舟。很長的一段時間,保羅完全處於失聯狀態,因為對他而言,這是邁向作家之路最好的途徑。「旅行,是一種從地平線消失的孤獨之旅……」雖然孤立疏離,思緒靈感卻份外清明。
旅遊了大半輩的保羅.索魯,在這本書中記憶著過往點滴,最終他明白,寫作之於他,就像是一條回家的長途之旅;繞了地球一大圈,遊子總會踏上歸途,不再當個異鄉人。
|
|
|
|
|
|
|
|
|
|
|
|
|
|
|
目錄
前言:異鄉人 第一篇:時間之旅 回憶與創造:五十歲的觀點 欲望的對象 衝鋒陷陣:參加和平工作團 五個旅行的啟示 旅遊寫作 第二篇:鄉野的呼喚 鄉野的呼喚 難言之隱 移動的目標 航向南塔基 划向普利茅斯 熱病 第三篇:地方觀 雙城記:阿姆斯特丹VS.倫敦 英國再見:對所有可愛事物再看最後一眼 好運當頭:私人包廂 緬因森林:雪地紮營 擅闖佛羅里達 順流而下 鱈魚角的真實面貌 德式幽默 第四篇:中國 沿揚子江而下 中國奇蹟 鬼故事:主權移交前夕,來自香港的一封信 第五篇:太平洋 夏威夷 通訊在帛琉 太平洋初體驗 巴拉望泛舟 聖誕島的美麗與哀愁 第六篇:旅遊書 我自己的旅遊書:大裂谷的邊緣--三部非洲小說 《黑屋》 《火車之旅的饗宴》 《老巴塔哥尼亞快車》 《蚊子海岸》 《九龍塘》 他人的旅遊書: 《魯賓遜漂流記》 梭羅的《鱈魚角》 《危險的倫敦人》 《世界最險惡之旅》 極地競賽 《草原子民》 《尋找一艘船》 第七篇:逃離與放逐 再探查特文 葛林的世界 普里契特:身為遊子的外國人 威廉‧辛普森:藝術旅行家 拉扎特‧尼歐吉:一個在烏干達的印度人 離鄉背景的莫里茲‧湯姆森 第八篇:賦格曲 奇特的風俗信仰 吉爾史崔:思鄉的探險家 賓果韓培基的歸來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保羅.索魯Paul Theroux 保羅.索魯出生於美國。大學畢業後,投身旅行工作,先到義大利、非洲,於馬拉威的叢林學校擔任和平團教師,並在烏干達的大學擔任講師。1968年,應聘前往新加坡大學,任教於英文系。這段時間,將短篇故事及為報章雜誌撰寫的文章結集成冊,並著手數篇小說,包括〈方與印地安人〉、〈嬉戲的女孩〉、〈叢林戀人〉等,這些小說收錄於《大裂谷的邊緣》(The Edge of the Great Rift, 1996)。1970年代早期,索魯與家人移居英格蘭,隨後遷往倫敦,在英國居住了十多年。這段時期,寫了幾部評價甚高的小說及多篇廣受歡迎的旅遊文章,《漫遊世界》(Travelling the World, 1992)一書即由這些旅遊文章精選編纂而成。他目前在美國定居,仍前往各處旅行。
保羅.索魯著作甚豐,包括:《瓦爾多》(Waldo)、《黑屋》(The Black House),《映象宮殿》(Picture Palace)贏得1978年英國惠特布雷德文學獎;《蚊子海岸》(The Mosquito Coast)被《約克郡郵報》選為1981年年度小說,並改編成電影;《騎乘鐵公雞:搭火車橫越中國》(Riding the Iron Rooster: By Train Through China)贏得1988年湯瑪士.庫克旅行文學獎。其他著作有《我的另一種生活:一部小說》(My Other Life: A Novel)、《九龍塘》(Kowloon Tong)、《暗星薩伐旅》(Dark Star Safari,入圍2003年湯瑪士.庫克旅行文學獎)、《深入南方》(Deep South) 等。
馬可孛羅已出版作品:《赫丘力士之柱》、《老巴塔哥尼亞快車》、《維迪亞爵士的影子》、《到英國的理由》、《暗星薩伐旅》、《騎乘鐵公雞:搭火車橫越中國》等書。
相關著作:《老巴塔哥尼亞快車》《赫丘力士之柱》《騎乘鐵公雞:搭火車橫越中國》
譯者簡介
余佑蘭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畢 曾任媒體編譯,現為自由譯者。以大自然為師,以人為鏡;筆是情緒的出口,翻譯是貼近原著的再創作。翻譯的過程有如春蠶吐絲,絲盡蛹化,破繭而出的霎那,宛如重獲新生。 譯有:《我們倆》、《在路上,預約八堂課》、《島居歲月》、《享樂》、《放下管理,展開領導》、《建構智慧型組織》、《我的家在蜜糖灣》、《星期三姊妹》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