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碰撞與對話:關於「卑南族」的想像與部落現實際遇: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二輯
|
|
|
|
|
|
|
|
|
ISBN |
9789578323988 |
定价 |
NT450 |
售价 |
RM70.30 |
优惠价 |
RM62.57 *
|
出版社 |
耶魯
|
出版日期 |
2016-11-07 |
装订 |
精裝. 單色印刷. 476 页. 21.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卑南學:卑南族群研究與部落調查資料彙編》簡稱《卑南學資料彙編》,其目的是希望藉由「卑南學學術研討會」的常年舉行,整理過往各領域先進的研究成果,並結合引進當代社會各領域專家與研究機構,協助建立Pinuyumayan「卑南族」族群知識的資料,培養族內同胞研究各自部落議題的興趣與能力,進而促使「卑南學」未來成為一個學界研究的專門領域。
本輯內容有:Puyuma陸稻早於小米假說∕流動的「界」:當代傳統織布技藝傳承現象∕兩個卑南族詢巫過程之田野資料分析∕巴布麓卑南人的部落象徵與界限∕族人對公務人員之特質期待∕原住民觀光意象的行態和反思∕從Papuiu事件解構媒體報導狩獵新聞的媒體反思∕從卑南族花環部落學校談「找回教育權」的行動實踐與法律分析∕少年會所建築的教育理念與實踐體現∕當代初鹿部落青年對Kituvangsar的記憶與認同∕巴布鹿部落薪傳少年營∕試論林志興《族韻鄉情:檳榔詩稿》∕《檳榔詩稿》以外詩作的自我解析∕以長篇小說《白鹿之愛》談卑南族女性形象的建構。
|
|
|
|
|
|
|
|
|
|
|
|
|
|
|
目錄
導 論……………………………………………
Puyuma 陸稻早於小米假說………………………..鄭予文、鄭浩祥
流動的「界」: ──以當代卑南族傳統織布技藝傳承現象為例…..余明旂、張至善
疾病行為的文化詮釋:──兩個卑南族詢巫過程之田野資料分析……陳美齡
巴布麓卑南人的部落象徵與界限……………………王勁之
原住民觀光意象的型態與反思: ──以卑南族作家書寫及下賓朗部落族人為例………..董恕明
民眾需求與官僚代表性:──初探卑南族人對公務人員之特質期待……………..古珮琪
從 Papulu 事件解構媒體報導狩獵新聞的媒體反思……….章俊博
「找回教育權」的行動實踐與法律分析:──從卑南族花環部落學校談起…………………..賴俊兆
Puyuma 少年會所建築的教育理念與實踐體現…鄭浩祥、林頌恩
當代初鹿部落青年對 kituvangsar 的記憶及認同…..………林頌恩
巴布麓部落薪傳少年營:文化復育計畫………………..….林娜維
我族與他族,故鄉與異鄉:──試論林志興《族韻鄉情:檳榔詩稿》…………馬翊航
《檳榔詩稿》以外詩作的自我解析………………………….林志興
卑南族女性形象的建構:──以長篇小說「白鹿之愛」為例…………….利格拉樂.阿烏
伝說と公文書からみる「陳達達」ならびに「張義春」── 日文の資料と小說「護鄉兵前後」を軸にして……..山本芳美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