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陪很好,一個人也如飴:100則幸福孤獨的美好提案
|
|
孤独を楽しむ人、ダメになる人 |
|
|
|
|
|
|
|
|
ISBN |
9786264181679 |
定价 |
NT380 |
售价 |
RM59.40 |
优惠价 |
RM51.08 *
|
作者 |
有川真由美
|
译者 |
陳令嫻 |
出版社 |
遠流
|
出版日期 |
2025-05-28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88 页. 21. |
库存量 |
即將上市,敬請期待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你並不孤單,只是需要學會與自己相處。
在快節奏、高壓力的現代社會中,「孤獨」似乎已成為一種普遍的情感體驗。我們渴望被理解、被接納,卻又常常感到孤立、寂寞。有川真由美在《享受孤獨的人,無法承受孤獨的人》一書中,深入探討了現代人的孤獨感,並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和實用的建議。
【本書重點】
● 重新認識孤獨
作者指出,我們之所以害怕孤獨,往往是因為我們對孤獨存在著諸多誤解。我們誤以為孤獨是負面的、消極的,因此我們拼命地逃避孤獨,卻反而陷入更深的孤獨之中。
有川真由美認為,真正的問題不在於孤獨本身,而在於我們如何看待孤獨。
享受孤獨的人能夠自在地與自己相處,他們將孤獨視為自我成長的契機,從中汲取力量,活出真實的自我。而無法承受孤獨的人則被孤獨所吞噬,他們感到孤立、寂寞、焦慮,最終迷失了方向。
作者鼓勵我們重新審視自己與孤獨的關係,學會與寂寞做朋友,了解孤獨的真相。她提醒我們,孤獨並非總是痛苦的,它也可以是一種寧靜、自由、充滿創造力的狀態。
● 學習與孤獨共處
第二章深入探討孤獨的本質,並提供了許多實用的方法,幫助我們與孤獨和平共處。
有川真由美指出,孤獨是一種普遍的情感體驗,無論我們身處何地、身邊有多少人,我們都可能感到孤獨。鼓勵我們接受自己的孤獨感,並將其視為一種正常的、可以被理解的情感。作者還強調了自我了解的重要性。她認為,只有當我們真正了解自己時,我們才能夠了解自己的孤獨感,並找到適合自己的應對方式。
此外,書中也提供了許多具體的建議,幫助我們度過孤獨的時刻。譬如培養一個人也能享受的樂趣,尋找新的日常,留意自己與他人的連結。
● 瞭解孤獨的益處,進而享受孤獨
當我們能夠享受孤獨時,我們將會發現孤獨其實是一種寶貴的資源。
孤獨可以幫助我們更容易發現屬於自己的快樂和喜悅,讓我們能夠心平氣和地面對當下,減輕壓力,擴大行動範圍,建立自信。
此外,孤獨還可以促進我們的成長和成功。作者認為,孤獨的人更容易成長與成功,因為他們更能夠掌握事物本質,浮現大量點子,擴大視野,變得真正溫柔。
● 比較「享受孤獨的人」與「無法承受孤獨的人」
享受孤獨的人通常具備「應對孤獨的能力」,他們能夠打造可以「隨心所欲」生活的環境,並以樂觀的態度看待「與他人不一樣」。
而無法承受孤獨的人則常常裝腔作勢,炫耀孤獨,沉浸在「悲劇主角」氣氛中,什麼事都馬上說「我沒辦法」,老是聊閒話,隨波逐流,期待他人懂自己,深受資訊影響,大驚小怪。
有川真由美認為,正因為意識到前提是孤獨,我們更應該積極與他人建立關係。
作者鼓勵我們學習享受孤獨的人的想法,包括「適度」享受「喜歡的事」,比起「輕鬆」更重視「享受」等。人生不是「非黑即白」,無須萬事釐清;比起安定,更享受臨機應變。
想做的事就去做做看,想要豐富的生活,就要投資自己,無限擴大對自己的期許,以及培養「一個人的樂趣」與「自己的美感」。
*《有人陪很好,一個人也如飴》是一本深刻而實用的現代生活指南。它幫助我們重新認識孤獨的價值,並提供了許多具體的建議,讓我們能夠在孤獨中找到力量,活出真實、幸福的人生。
|
|
|
|
|
|
|
|
|
|
|
|
|
|
|
目錄
前言
Chapter —1—
一直受到孤獨的情感支配是自己吃虧
01 認為「孤獨是壞事」其實是吃大虧
02 認為「一個人很寂寞」是偏見
03 孤獨最棒了!享受快樂人生吧!
04 懂得如何獨處的人帥氣又幸福
05 「覺得一個人很丟臉」這種想法很幼稚
06 「獨自一人很可憐」不過是社會的偏見
07 「想要獨處」並不是任性的想法
08 即便無法融入周遭,也要笑著度過
09 「沒有家庭和子女的人很可憐」是騙人的說法
10 此刻,沒有朋友也不打緊
11 大方遠離討厭的人吧!
12 老是看人臉色,活不出自己的人生
13 以為只有自己一個人孤單,就容易發脾氣
14 無論身處何處,都可能會感到孤獨
15 社群媒體導致眾人更為孤獨
16 購買不需要的物品無法將寂寞轉化為喜悅
Chapter —2—
享受孤獨的人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
17 為什麼一個人會覺得寂寞?
18 為什麼即便在一起卻還是感到寂寞?
19 孤獨不會持續一輩子,安心地感受寂寞吧!
20 致「沒有意氣相投的朋友」的你
21 致「覺得自己剩下來」的你
22 致「內向而不擅長交友」的你
23 致「無人可依靠而孤獨」的你
24 致因為「身邊的人」而感到寂寞的你
25 致「覺得一輩子談不了戀愛」的你
26 致「感覺不被需要而孤獨」的你
27 致「無法忍受年老的寂寞與不安」的你
28 不怕寂寞的人具備三種特質
29 你的人生沒有一絲一毫錯誤
30 不需要追求完全的孤獨
31 這股寂寞或許是來自童年時的孤獨
32 正確度過孤單時刻的方法①問問自己為什麼寂寞?
33 正確度過孤單時刻的方法②培養一個人也能享受的樂趣
34 正確度過孤單時刻的方法③莫名寂寞時,光是找人說說話便能得救
35 正確度過孤單時刻的方法④尋找新的日常,慢慢習慣
36 留意自己與他人的連結,便不會感到寂寞
Chapter —3—
孤獨才是自由幸福的生活方式
37 容易發現屬於自己的快樂喜悅
38 心平氣和地面對「當下」
39 決定在我,減輕壓力
40 具備完全接納的肚量
41 誠實以對,好處多多
42 減輕社會
43 不再嫉妒與競爭,人生輕鬆無比
44 學會掌握事物本質
45 孤獨的人更是帥氣有魅力
46 擴大行動範圍,建立自信
47 更容易成長與成功
48 帶來機會
49 浮現大量點子
50 擴大視野
51 變得真正溫柔
Chapter —4—
享受孤獨的課程
52 建議每天召開「個人作戰會議」
53 建議偶爾來個「迷你獨旅」
54 從日常生活中的偶然邂逅找樂子
55 如同問路般向他人尋求協助造成的壓迫
56 不再只求助朋友與家人,建立各種類型的「援助者」
57 就像分送花朵,讓大家都開心
58 利用「推活」滋潤人生
59 培養「個人興趣」豐富孤獨的時間
60 利用孤獨的時間學習
61 「自我保養」,修復身心
62 無論是一個人還是有家庭,都建議「自己做菜」
63 享受孤獨的人如何找到生命意義
Chapter —5—
享受孤獨的人,無法承受孤獨的人
64 「應對孤獨的能力」正是快樂生活的能力
65 打造可以「隨心所欲」生活的環境
66 無法承受孤獨的人①裝腔作勢的人
67 無法承受孤獨的人②炫耀孤獨,沉浸在「悲劇主角」氣氛中的人 195
68 無法承受孤獨的人③什麼事都馬上說「我沒辦法」的人
69 無法承受孤獨的人④老是聊閒話的人
70 無法承受孤獨的人⑤隨波逐流的人
71 無法承受孤獨的人⑥期待他人懂自己的人
72 無法承受孤獨的人⑦深受資訊影響,大驚小怪的人
73 享受孤獨的人的想法①「適度」享受「喜歡的事」
74 享受孤獨的人的想法②比起「輕鬆」,更重視「享受」
75 享受孤獨的人的想法③以樂觀的態度看待「與他人不一樣」
76 享受孤獨的人的想法④人生不是「非黑即白」,無須萬事釐清
77 享受孤獨的人的想法⑤比起安定,更享受臨機應變
78 享受孤獨的人的想法⑥想做的事就去做做看
79 享受孤獨的人的想法⑦想要豐富的生活,就要投資自己
80 享受孤獨的人的想法⑧比起「孤獨死」,更可怕的孤獨風險是什麼?
81 享受孤獨的人的想法⑨思考「最棒」與「最糟」的情況
82 享受孤獨的人的想法⑩無限擴大對自己的期許
83 享受孤獨的人的想法⑪「一個人的樂趣」與「自己的美感」
Chapter —6—
懂得享受孤獨的人際關係與無法承受孤獨的人際關係
84 正因為意識到前提是孤獨,更是積極與他人建立關係
85 享受孤獨的人的「親密關係」與「依靠的對象」
86 「不對抗,不屈服,不強迫」的心態
87 無法承受孤獨的人的人際關係①無法拒絕邀約和委託
88 無法承受孤獨的人的人際關係②被討厭的人玩弄
89 無法承受孤獨的人的人際關係③在公司與家庭找不到歸屬
90 無法承受孤獨的人的人際關係④沒辦法和沒共鳴的人交朋友
91 無法承受孤獨的人的人際關係⑤老是記恨
92 人與環境都不是永恆不變
93 I人也有屬於自己的交友方式
94 女性有女性的孤獨
95 男性的背影看得見孤獨
96 家人的期待可能造成深刻的孤獨
97 無法承受寂寞時該如何是好?
98 珍惜一同抵抗孤獨的人
99 喜歡上別人一定會感到孤獨
100 愛不了自己的人,也愛不了他人
後記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有川真由美
出生於鹿兒島姶良市。台灣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碩士。
目前從事寫作與攝影工作。曾擔任化妝品公司行政人員、補習班老師、服裝店店長、和服著裝講師、婚禮顧問、雜誌編輯等等,活用多次轉換跑道的經驗,寫作書籍與投稿雜誌,向職業婦女分享自身的經驗。
著作等身,包括暢銷書《練習好心情:讓人際關係和工作都順遂的88個小習慣》、《練習不生氣:101則與情緒和平共處的幸福人生指南》、《練習不焦慮:96種讓心靈新陳代謝的好方法》、《練習不糾結:擺脫束縛的41項行動指南》,日文書《莫名讓人想搭話與保持距離的差別》、《繞遠路前進得最遠》(書名暫譯,幻冬社出版)等。
譯者簡介
陳令嫻
輔仁大學日文系學士,東京學藝大學國文系碩士。喜歡閱讀、旅行與陶瓷器。
譯有《永遠的院子》、《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80/50兩代相纏的家庭困境》、《好日日記:茶道教我的二十四節氣之味》、《設計好味道》、《無印良品的設計》等書。
|
|
|
|
|
|
|
|
|
|
|
|